了凡四训·积善之方(八)

       [原文]常熟徐凤竹栻①,其父素富,偶遇年荒,先捐租②以为同邑之倡,又分谷以赈贫乏。夜闻鬼唱于门曰:“千不诓,万不诓,徐家秀才做到了举人郎。”相续而呼,连夜不断。是岁,凤竹果举于乡。其父因而益积德,孳孳不怠,修桥修路,斋僧接众③,凡有利益④,无不尽心。后又闻鬼唱于门曰:“千不诓,万不诓,徐家举人直做到都堂⑤。”凤竹官终两浙巡抚⑥。

       [注释]①徐栻:1519—1581,字世寅,号凤竹,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②捐租:减免田租。捐,舍弃。③斋僧接众:指供养出家修行者、接济贫困的人。④利益:指利生益世的事。⑤都堂:明代称都察院长官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为都堂,派遣到外省的总督、巡抚都带有都察院御史衔,也称为都堂。⑥巡抚:别称抚军、抚台,官制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者为正二品。明代巡抚拥有一省行政、军事、监察、司法等各项权力,与总督同为地方最高长官。

       [译文]常熟人徐栻,号凤竹先生。他的父亲(徐天民)向来富有。偶尔遇到谷物歉收的年景,他率先减免田租,作为同县人救灾行动的先导,又分发自己的存粮赈济贫民。一日夜晚,听到鬼在家门口唱道:“千言不说谎,万言不说谎,徐家秀才做到举人郎。”连续不断地唱,一整夜都没有间断过。这一年徐栻果然在乡试中中举。徐父因而进一步行善积德,勤勉不懈怠。修桥筑路,供养出家人、接济贫困的人,凡是利生益世的功德事,无不尽心尽力做。后来,又听到鬼在门口唱道:“千言不说谎,万言不说谎,徐家的举人一直做到巡抚。”后来,徐栻的最高官位果然是江西巡抚、浙江巡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