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解剖学》读书笔记之【6.脊柱生理弯曲的生物力学】
图1-15
脊柱生理弯曲可增强脊柱对轴向压力的抵抗能力。工程师们得出曲线柱体的抵抗力R和弯曲次数N加1后成比例(K为比例系数)(图1-15)。若以笔直的椎体(a)N=0,R=1作为参考,那么只有1次弯曲的柱体(b),其抵抗力R=-2;有2次弯曲的柱体(c),其抵抗力R=5。
若有3次弯曲的柱体,如有3个弯曲的脊柱(包括腰曲、胸曲、颈曲),那么其抵抗力R=10(其抵抗力相当于笔直柱体的10倍)。
图1-16
这些弯曲的生理意义可用Delmas系数(图1-16)进行量化,该系数只能在骨骼上进行测量,用以下公式表示:H/L×10。H为脊柱自S1上表面到寰椎上表面的高度。L为脊柱在完全伸展状态下骶椎上表面到寰椎上表面的长度。
拥有正常生理弯曲的脊柱(a),其Delmas系数为95%,正常范围为94%-96%。
※若脊柱曲度过大(b),那么Delmas系数<94%,表明此时脊柱高度和脊柱完全伸展时的长度相差很大。
※若脊柱曲度变直(c,几乎笔直),其Delmas系数将>96%。
此解剖分类由于和脊柱功能相关,因此显得十分重要。实际上,Delmas系数可用于说明:
※曲度较大的脊柱(骶椎呈水平位,或出现明显的腰椎前凸)属于动态型;
※曲度较小的脊柱(骶椎呈垂直位,后背扁平)属于静态型。
以一个康复时习生的态度学习交流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