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教本课之后,一位妈妈惊喜地告诉我,她女儿回家告诉她,她转学来学校两年了,这是第一次听懂科学课。听到这个消息,我想哭的冲动远大于想笑。我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回望过去两年的科学学科教学,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孩子会有这样的感受呢?其实在课堂上我也曾多次请她回答问题,她也多数是回答正确了的,为什么偏偏这节课回家她会如此兴奋呢?可能是她的座位从上学期的倒数第二排到现在的正数第二排;也可能是我的点评和鼓励让她感觉良好;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平时的课,我的讲解不够清楚……无论是什么原因,都促使我不得不去更深入地解读教材,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言归正传,本课有两个主要内容,第一带领孩子们识别物体的状态:运动和静止。第二带领孩子们习得描述位置的一般方法。接下来说一说具体的落实方法。
一、如何辨识物体的状态
看图片说一说,图中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孩子们可以先根据经验说一说,很多孩子都会说到看另一个物体再来判断我们想要判断的物体。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在孩子们说的时候在图片中圈一圈,再总结,原来你说的这个物体就是我们判断物体时静止还是运动的“参照物”。我们要判断一个物体时静止还是运动,要看他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有变化。只要孩子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这个问题也基本就解决了。
二、如何描述自己的位置、
该活动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能借助我们给定的方向盘来说一说自己的位置,第二个层次是回归实际生活能说一说自己在校园里的位置。
活动一中教会孩子描述位置的基本方法,也为活动二描述校园内的方向做准备。描述位置要先找准参照物,利用方位图,图中心的同学便是我们描述时的参照物,地图的摆放是重点,孩子们往往会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描述去确定位置,而实际上只有在看地图,或者确定好一个方向之后才能用这样的口诀去确定其它方向。因此到底方位图该怎样摆是需要教师引导并且强调的内容。另外才是描述自己相对于中心同学的位置(方向+距离)。总结起来就是:1.找准参照物 2.在参照物处标定方向 3.描述方向和距离
活动二中要让孩子结合生活实际去辨识方位,描述位置。到底自己的位置在哪儿呢?可以带着孩子们到校园内转一转,并找一些典型建筑作为参照物去描述自己的位置。让知识学以致用。也可以给孩子们说一说,其实在北方的很多城市,当你问路的时候别人都会用东南西北加距离的方式给你指路,只是在我们成都用得比较少而已。因此,你也可以尝试着这样去给爸爸妈妈说一说。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我们为什么要学这个内容是有它的价值和必要的,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带领孩子去挖掘学习的更深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