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闹”元宵:亲临现场看高跷。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正月十六闹元宵,妙就妙在一个“闹”字上。

我们喜欢把过年分为大年和小年,大年就是春节,小年是元宵节。大年多为祭祖,拜亲访友,小年才是真正玩耍、乐呵的节日。

小时候,过年最喜欢过小年,好玩的东西特别多。除了正月十五晚上放烟花之外,十五十六两天的白天还会有扭秧歌呀,踩高跷呀,舞龙呀,抬阁呀等等,都是稀罕的民间艺术。

一年一次,每年都是人山人海,把街道围得水泄不通。每次几乎都挤不进去,只能看电视上的报道,偶尔能离那些艺人近一些,都觉得满足感爆棚。

这次正月十六回老家,有幸看到了现场。

我们回程时走到路口,正好演艺队伍向路口走来。先是一些广场舞性质的方队来开场:

图片发自简书App

紧接着是传统高跷,民间艺人们都化着妆,扮着各种神话故事里的角色,如:唐僧师徒,白骨精,济公,白蛇青蛇,许仙,穆桂英,皇帝,皇后,哪吒,二郎神等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艺人们组成方阵,鱼贯而行,每走到宽敞的路口,就停下来,在锣鼓的伴奏下,演一段故事情节。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青蛇白蛇闹许仙、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猪八戒背媳妇、媒婆娶亲……

三打白骨精


媒婆娶亲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拿着烟袋锅子扮演媒婆的奶奶,已经七十多岁了,身板还比较硬朗,看她走在队伍最后,我趁机挤过去,举起手机说:能给您拍个照吗?

老奶奶很高兴,立马扎起架势来,摆起一些角色造型,还念念有词地说唱起来。戏谑的表演引得观众捧腹大笑。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看到背阁等表演,很遗憾,不过也已经很满足了。

艺人们这些功夫都是三冬三九地练出来的,年轻人多吃不了这个苦,也不愿耽误挣钱的功夫,小孩子们都学兴趣特长班,也都没人学这些受罪的传统艺术。所以,后继无人,这些技术也在慢慢的消失。

恐怕过不了多久,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被弄进博物馆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世界上最好吃的菜是妈妈做的味道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妈妈做的饭...
    厚德菩提阅读 399评论 0 1
  • 新年的脚步渐行渐远, 喜悦之情却毫不消减, 毕竟期待的元宵佳节越来越近了。 古人云:“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元...
    牙生活阅读 457评论 0 0
  • 京东滴滴全面缩招,面对互联网裁员潮的来临,我们该怎么办?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大批公司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人员优...
    我是糖果儿阅读 210评论 0 0
  • 我的中国年一一家乡的社火 李瑞坤 在老家,每年春节,为增加节日气氛,各乡村群众自发组织各种社火活动。规模从几十人到...
    李瑞坤_f4b7阅读 204评论 0 0
  • 下面介绍一下ls,cat,mv,touch的用法 (1)ls: ls(list列表)作用是显示当前...
    还是流星拳比较好阅读 23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