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
《道德经》里有一句很著名的话“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在这里,“玄”是深远幽昧、不可测知的意思。“玄之又玄”指深远而又深远。也有说法认为,这两个“玄”字皆作动词,意为探索再探索的意思。“众妙之门’,意为一切幽昧深远的宇宙万物及其化规律的总门。这段文字通过一种正面和肯定的方式对“道”作了界定和描述,道是宇宙的终极本体和万物存在的总根源,超绝名相,难以规定。古往今来,对于《道德经》中的玄门有过无数的解说,在这里,我只从色彩学上作一点小小剖析。
“玄”字最早出现在出生于3000 多年前的甲骨文上,是华夏先民用来形容世界混沌初开时的黯淡天色:“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到了周代“玄”多用于指天色,颜色基本固定在蓝色色域。到了春秋末期,新产生了汉字“青”,本义草木发芽、萌生,“青”迅速成为颜色词,指代蓝、绿色调,所以玄天变成了青天。也就是说,先秦时期玄代指天,是蓝/绿色不分的。到了汉代,“玄”被重新定义为天的本色是月已落、日未出的颜色,不是纯粹的黑,而是黑中透红。《说文解字》里说:“玄,黑而有赤色者为玄”。“玄”至此衍生出红黑的色域。
说到底,“玄”就是黎明的太阳跃出地平线前的天色。之所以玄色在青、蓝、黑、苍、赤之间飘忽不定,因为黎明时天色就处在一种微妙变化的状态。在汉代,玄色被定义为一种泛暗红色调的暖黑色,在传统色彩中表示深不可测之色,有令人生畏、远邃不可知的感觉。
从夜到昼,天地之轨道在幽秘与混沌里悄然潜行。旭日跃出地平线这一奇迹的缔造,需要通过无数幽玄之门。在黑夜和黎明的分界,世间之玄奥正在阴阳翻转之中。由此,辨析、解读“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可从中国传统色中得到“玄”的具象与意象:“玄”既是天象特殊时刻,黎明将至的天色,又是宇宙的开窍觉悟、大道将启的原始。玄色,是人类敬畏天地、观察天象而来的。
“玄”表示一种暗含的、包蕴的、内聚的、收拢的、沉潜的状态。要拥有这种状态,就要“入幽玄之境”,将身心沉潜下去。这一条体道、悟道、证道的幽远之路,注定要跨越万水千山,也要走过茫茫人海,这种深远感不单是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感,而更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上的意味,这是一个本体论的命题,是绝对世界中一切相对性尚未区分的原初状态。“玄之又玄”以递进否定的方法形容“道”体的幽深神妙以及创生万物过程的深奥难测。“众妙之门”中的“门”指出口,意思是派生出来。一切相对性追溯到绝对世界都变成了“玄”,也可以说“玄”派生了一切相对性,是一切矛盾对立统一的根源。
当黎明划破黑夜,当万物在天地微明中显出它们的颜色与面貌,玄色就这样吐出了世间之万色。万物在黑夜和白昼中经历和穿行,被混沌了又开始区分,被遮蔽了又开始显露,一次又一次地行走和生长。这是一个永恒循环的过程,玄之又玄,玄之又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