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幸听了Scalers的线下课,之前一直都是只在公众号看他的文章,看他的朋友圈。看着他把社群越做做大,最近还出了一本书《刻意学习》。
如此大咖,当你有机会在广州见到本尊时,当然是毫不犹豫地去了。
去了之后,发现果然不虚此行。
关于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Scalers分析了三条线,三种可能;
第一种:专业方向——专业精进——成为公司内专家——成为行业内专家——市场认可后——成为占股份的技术合伙人——上市或收购或兼并——独占认知或社会资源
第二种是:原始积累——经过投资学习后——赶上时机——独占认知或社会资源
第三种: 专业方向——经过团队协作——成为小团队管理者——成为部分小经理——成为创始经理人——上市融资——独占认知或社会资源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又一次被颠覆了想法。之前,我看到公众号说某某做得非常好的新星公司被收购的时候,会觉得非常惋惜,怎么创始人不自己继续做下去呢,这样也许又可以成为下一个facebook 或google 呢。
今天听了S的讲解,才发现,也许把公司卖掉才是最符合这个公司进一步发展的策略。
关于成长是什么?
接着S 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你在海上开船,前面有一片礁石,你要怎么办?
绕过去
我们不假思索地回答。
接着S问:
可以硬碰硬,直接船毁石炸吗?
我们都不认同,他又问:
那可以把海平面上升,直接开过去吗?
海平面上升后,当然可以直接开过去。但我们不能控制大海,也控制不了海平面。虽然控制海平面可能性不大,但这个想法可以迁移到成长那里:
成长就是提升水平,水平上来了,礁石就看不见了。
通过做增量、做大蛋糕解决问题,这才是成长的真谛。
听到这里,也许自己目前遇到的一些困难,都是因为自己的认知水平不够,看得不够远,这些困难才会成为礁石。
最典型的莫过于拖延症。觉得写作和演讲的确是很好,但就是一直拖延不去做因为今天写了一篇文章,并不会让你明天收入一千万,但持续写作2年、3年呢?会有怎样的变化?
成长是用你的持续行动
对抗宇宙的持续熵增
从无序混乱中,构建有序熵减
这句话是说:宇宙是趋于无序的,所以宇宙的运动是一个熵增的过程,而个人如果也是熵增的,会怎样?可以用
生活工作一团糟来形容
假如你随意放纵自己的熵增,那就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可以到无视法律的地步。这是个人熵增的表现。
那如果我反过来做呢?
我每天给自己定个早起的时间,按时早起,为了保持身材坚持跑步。
这就是熵减。你让自己更自律,生活更有序,就是熵减。成长是需要自律与有序的。
关于成长的黑盒与白盒
另一点比较有启发的是成长的黑盒与白盒。
黑盒
- 你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但是你却可以用得很好;
- 你站在盒子上面直接做事情;
- 比如老板卖给你一份双皮奶,你不用知道它的配方和做法,直接用味蕾就可以享受它的美好。
白盒
- 你知道原理、细节、流程、知道里面的每一处
- 你可以把盒子给做出来
- 比如你了解双皮奶的配方和做法流程,可以做出一份如假包换的双皮奶。
把这种白盒与黑盒的理解迁移到学习那里。
当你学完一样东西之后,你是否了解了它的原理和系统,你能不能根据你的所学,自己做一份教程出来,拿去教别人?
关于成长的双系统
接下来是重点中的重点:成长的双系统
行动系统+学习系统
以行动系统为横坐标,学习系统为纵坐标.
这时候,你可以看自己在坐标的哪里,要到哪里去。
比如你要学英语,目前你的听力水平是4,口语水平是3,但你要到同声传译:听力水平是9,口语水平是9的坐标里去,那你可以制定如何把听力从4提升到9的计划,把口语从3提升到9的计划。
双系统协同工作的启示
- 单靠一个系统无法到达目的地,需要两个系统同时切换发力;
- 如果在一个方向上遇到困难,可以切换到另外一个方向上,但是根本还是要奔向目的地;
- 没有什么情绪上的波动,内心唯一的想法就是向前走,否则就会停滞不前;
比如:当你在行动系统遇到障碍时,你可以切换到学习系统,不能只走一个方向;
- 学习系统遇到瓶颈,在行动系统上下功夫;
- 行动系统有了困难,在学习系统中找启发;
扩展延伸:
- 对于任何十三区,建立两个(或以上)维度,通过不同角度组合分析
- E.g. 职场中的对事与对人,英语中的听力与发音;
补充建议
先从两个维度着手,简单朴素,增加维度会以集合级速度增加复杂度;
比如说,让你解释一下电脑的功能,你可以从哪两个维度来入手呢?
你可以把它简化成只包含输出和输出两个功能的设备。
输出部分包括屏幕和声音;
输入部分包括键盘、鼠标、声音;
当然也有输出和输入一体的设计,比如可触屏的各种pad, 或者手提电脑。
又比如,Internet(互联网) 中最重要的两个protocal(协议)是两个呢?
就是"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简称TCP, 和
"Internet protocol", 简称IP
当时为什么要发明了这两样东西呢? 那是因为当时的电脑,今天连接了夏威夷大学的网络,明天这台电脑想跟伦敦的校友联系了,又连接了伦敦大学学院的网络,后天又想跟挪威的学者联系了,于是又连接了挪威的皇家雷达研究所,照这么来来去去,每跟一个地方的人联系,意味着都要重新连一次那个地方的网络咯?
嫌麻烦的科学家Vinton Cerf 很快想出了解决方法:
聪明如我,肯定要发明一个统一的网络, 来解决我想跟全世界人交流的问题嘛。
于是他就发明了这两个兄弟protocal: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和 Internet Protocal. 注意一下这个词的组成,Inter 有“互相”的意思,it means among, between; net: 就是网络,所以合起来就是“互相连接的网络”,也就是实现了用一个网络来连接所有人的这么一个伟大的发明。
对于看不懂英文的童鞋,这两串长长的鸡肠子,你可以把它们理解一个管理网络世界的两大互补法律。无规则不成方圆嘛,你要建立一个虚拟的世界,那这个世界肯定也需要法律啊,不然流氓乱串了。这两大法律,就是规定了信息要怎么打包、传输、接收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