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非常感谢钟文妙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这节《基于在线合作的项目式学习》,听完课后我非常激动和开心,对于在线合作的项目式学习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也对如何带领学生做一个PBL项目有了更好的认识。
首先,我们作为教师要明白什么是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即是基于项目的学习,是指学生围绕复杂的、来自真实情境的主题,在精心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较长时期的开放式探究,最终建构起知识的意义和提高自身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次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要做项目式学习?
因为项目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以课堂、知识传授、教师为中心,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钟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三个基于在线合作的项目式学习案例,第一个是统整课程下的PBL案例——湿地保护计划奥利给皮影文创,第二个是技术支持下的PBL案例——机器人编程,第三个是学习支架设计——以“美丽中国”课程为例。我觉得这三个案例都非常经典而实用。
接下来,我们要知道项目主题从何而来?
比如基于课标、学生的兴趣、时事论点、现实生活,基于学校特色课程、对未来人才的要求,还可以是基于单学科的PBL(如单元主题、聚焦某一知识点、解决学科内某一问题),跨学科主题(主要是解决一项综合复杂的问题、无法从单一学科进行的PBL),六大生态系统与世界文化(如湿地保护计划),茶文化(如学生创业项目),美丽中国(民族服饰设计、海上丝绸之路大冒险、中华传统文化体验馆、制定旅游攻略、建筑设计、校园风筝节等。)等等。
如果新学期我需要带领孩子们做一个PBL项目,我想结合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Bird watching》(《观鸟》)做一个关于保护鸟类、保护湿地、保护环境的项目式学习。我会怎么做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下面我做一下概述:
首先是项目概述,基于学校“六大生态系统与世界文化”统整项目课程,全体教师关注学生环境教育,指导学生认识鸟类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了解鸟类生存的环境,通过资料搜集、课堂讲授、课外阅读、去实地观察鸟类等方式发现鸟类锐减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湿地,保护湿地环境,通过作品制作等方式呼吁大家保护鸟类,保护湿地,保护环境。该项目让学生从认识自我,发现问题,探索自然,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再到思考“我”与自然的关系的过程,让学生在作品创建中形成环境保护的自我教育,并学会用湿地生态知识去创造价值。
其次,确定素养目标。接下来是运用各学科知识和技能,围绕核心概念,用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创新和创造力、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制作出项目概览图。下一步是项目流程,从项目启动(入项和驱动问题),到回应驱动问题(核心知识与技能学习),设计作品原型并进行批判性反馈,最后修改作品完成后进行项目成果汇报。学习知识,研究问题,设计方案,创作作品,修改评价,最后作品展示,每一步都需要认真细致。
温馨提示一下:在操作过程中,可以首先进行学习支架设计。支架式教学是为了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具体有五个步骤,首先是搭脚手架,然后是进入情境,接着是独立探索,下一步是协作学习,最后是效果评价。
我会在暑假的时候进行暑假主题研究性学习预热,然后将任务分工,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记录,接着按照流程图去做,最后看项目成果,再进行反馈评价。我会鼓励学生进行阅读,给学生推荐书目,看纪录片,就确定的主题提出问题,确定驱动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探索,再让学生组建团队协作学习,最后得出效果评价,记录反馈。
最后,感谢钟老师的精彩分享和团队老师们的用心付出,让我在暑假学习到更多新知识,真的非常感动!感恩,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