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杨绛先生,源自于多年前读了她的名作《我们仨》。犹记得那一年是2016年5月25日,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杨绛先生离世的消息,还着实惋惜了一阵,也是在那一天我知道了她的名作《我们仨》。
最初阅读《我们仨》是在365听书平台。每天晨起锻炼时,带上耳机边跑步边听,大概一个星期左右就听完了,然而总觉得没有读纸质书读得过瘾。
后来不记得在哪个书店买了此书的纸质版,反复读了几遍。到现在虽然忘了一些名句和情节,但杨绛先生那种饱含诗书,自成优雅的样子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
八月第一天,酒泉市作家群里倪主席接龙八月份共读书目和自读书目。我翻了翻床头柜上的书,精装版的《杨绛传》一下跃入眼帘。这几日断断续续读完第一章六篇文章,深入细致地了解了童年时期的杨绛先生。
杨绛先生家世渊源,其家族世居江苏无锡,杨绛的曾祖父,祖父都在江浙地区做过官,家中子弟自小都要读书受教,可谓一门书香之家,代代都是读书人。杨绛的父亲杨荫杭是一名进步学者,也是名满天下的法学家。1911年杨绛出生,她的一生幸福快乐,优雅充实,这源自于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恩爱,学识渊博,从小耳濡目染,饱含诗书。
特别喜欢《趣事二三》记着那段文字“岁月在我们身上留下痕迹,或是成长,或是衰老,无可抗拒,也无可逃避。与其说被动接收,不如说是在享受这个过程。有趣的是,当我们分别在而立之年和耳顺之年回望过去时,感慨有诸多不同,甚至会有天壤之别。然而,不论是而立还是耳顺,忆记童年,以不同视角去审视它时,内心所涌动的情感都格外一致。”
年纪小,懂得少,还未经历世道艰辛,所以无忧无虑,天真无邪。记忆会随时间流失而消退,童年的点点滴滴大多早就模糊不清了,只剩下零碎的片段,加上从父母亲朋口中得到的些许线索,拼凑成一幅并不完整的童年画卷。
在《恰是少年》中写了她求学的经历。9岁的杨绛(1920年)自小跟着姐姐在上海启明学校读书,琴棋书画样样都学,这在当时年代都是可望而不可及。
杨绛先生自幼聪明好学,为了弄清楚陪她睡觉的姆姆穿了几层裙子,带了几层帽子。她在睡觉时假装睡着,等姆姆睡时悄悄数清了姆姆戴了三层帽子,穿了三层裙子,字里行间道出一个小孩子的可爱和好奇。
“大人的世界,总是充满让孩子难以理解的事,他们怀着小小的好奇,试探性的寻求着答案,慢慢丰富着自己的认知。在不懂中摸索,在摸索中成长,渐渐懂了许多,也渐渐发现了不懂的许多”。
杨绛在启明学校度过了三年多的时光,虽在漫漫人生中算不得太长,但足以留下深刻的印记,值得她日后反复思量,提笔写进书中,重温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