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张廷吧——1998-2001给我做了三年课代表的男孩。
最初见到这个娃时,是因为班主任潘老师安排他做我的课代表,我看了一下他的入学分数,在班里95个学生中排第2名。你没看错,一个班是95人,那种超级庞大的班级。张廷的入学成绩排第二名,至少可以证明他在初中阶段是名列前茅的。潘老师安排班干部基本是根据成绩来的,总分第二名的孩子做语文课代表也是合情合理的。
于是我就见到了这个孩子,是个不肯多说一句话的内向愣头青,说话声音小,当然基本不多说话,每次进办公室也是直愣愣的斜冲过来,备课组的同事们为此背后笑了好久,感觉这孩子太好玩了。
好在语文作业也不是很多,每天练习册加每周的周记,那时候的我年轻力壮,反正每天都愿意呆在办公室里备课改作文读书,课代表每次交作业来,然后他估摸着我改完了就过来拿作业走,跟我基本上没太多交流,倒也相安无事。
很快,开学第一次月考,我的课代表居然没考及格!我很郁闷,正想着等他来交作业好跟他谈一谈,他先来找我了,他在我去教室的路上拦住我,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他闷声闷气地说:老师,我不想做语文课代表了!好小子,居然来炒我鱿鱼了,我还没批评他作为课代表都没把语文学好,他竟然要撂挑子不干了。我忍住气让他给我一个不做语文课代表的理由,他说:我语文不好,所以我不想做课代表了!我看着他沮丧又固执的神情,心里的气又消了,我跟他说你不能因为语文不好就不做课代表了,你做课代表近水楼台都没学好语文,以后不做课代表就更学不好语文了,所以本着对你负责的原则,你得继续做下去,等到你的语文考到110以上,你再来辞职,我保证答应你。
可能他没想到我会这样说吧,一愣一愣的,然后沉默着离开了。
那以后,他照样收发作业,而我则开始在班级开展轰轰烈烈地阅读写作实验,我每天给他们读《平凡的世界》,自费给他们订了一份《中国青年报》,每周安排一节课作为读报课,而且鼓励他们写周记,给他们写很真挚的评语,还经常声情并茂地给他们朗读那些写的好的周记。慢慢地班里的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热情高涨,同学们最喜欢上语文课,最喜欢写语文作业,最盼望看见我给他们的周记写的评语,每周日交了周记,约定周二发还给他们,结果每次周二上午他们都会催着张廷来我这里拿周记回去。渐渐地,张廷发现他成了班级最受欢迎的课代表,他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成绩也在慢慢进步,后来语文也考到了110以上,他却再没来找我说不想做语文课代表了。
就这样,他连续三年做我的课代表,最终高考的时候考到了吉林大学,他很开心,我也为他开心。后来他们毕业后的国庆节,我举行婚礼的前一天晚上,班里的同学约定给我打电话祝福,张廷远在吉林,在电话亭排了好久的队都没能打通我的热线电话,最终只好给我写了一封长信,坦言作为课代表居然没能亲口祝我新婚快乐,实在是对不起……我看着他的信,彷佛又想起那个直愣愣斜冲进教室的腼腆男孩,忍不住笑了好久。
再后来他毕业后来到广东,我也辗转来到广东,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他也成为一家中型公司的高管,有好多年,每逢教师节、中秋节、元旦、春节、妇女节等节日,他都会给我打电话,也不说祝我节日快乐之类的话,只是互相聊一聊近况,知道彼此都过的好就可以了,那些短短几分钟的电话真的很温暖,因为真正的师生情谊有时候就是这样平淡平常地互道平安吧。
再后来他结婚了,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我也来到深圳,人到中年的我们都在快节奏地奔波逐梦,我们的联系没那么多了,但我始终惦记着这个学生,经常想起他高中时一愣一愣的样子,经常会忍不住笑。
张廷,祝你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