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师是一名作文老师,十几年前,我的女儿曾有幸求学于杨老师的门下。孩子在杨老师的帮助下,迅速悟获了学习语文的真谛,并由此喜欢上文学艺术。我因为也跟着听了几节杨老师的课,深受震撼。杨老师完全弃传统教学方式于不顾,而是将课堂当成了文学、艺术的殿堂与舞台,用自己深厚的文学艺术的功底,引领着孩子们品尝文学与艺术的魅力。每一堂课都是一次盛宴,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看似仿佛应试教育中的分数,远离这浓浓快乐的课堂,但其实,孩子却可以在杨老师的课堂中,汲取到学习的乐趣由此领悟学习的方法,最最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的能力。
什么是教育?教育这个词的英文是education,由三千年前的苏格拉底发明。由三个词根组成:E是向外的意思;duce是引导;tion是名词,引导出来。所以,教育就是把一个人内心真正地引导出来,帮助他成长成自己的样子!注意,是成长成自己的样子,而不是任何人的样子,更不是你希望的样子!
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而不是为社会机器塑造一个合适的螺丝钉!
杨老师正是这样践行并实施着教育,此乃真正的教育。只有真正领悟到了教育真谛的人,才实施得了才践行得了,孩子也才受教得了。
时隔十几年,去年中旬,我写下一篇关于杨老师的小文,并再次与杨老师取得联系。
前几天,有幸去杨老师的书房,与杨老师有了一次相对安静的短暂交流。
杨老师的这个小书房,十几年前我曾经去过的,当时虽对杨老师崇敬有加,毕竟还是陌生,所以带着孩子匆匆聊了一会就告辞了。杨老师书房不大,约十来个平方,三面墙由书柜组成,书柜全部安装上玻璃门,最大限度地保护着书籍与各种珍贵的手稿日记(杨老师自己的十几本日记,杨老师的父亲当年的一本用生命保护下来的日记)。虽放得满满的,并没有标注任何标签,但杨老师却可以知道什么位置是什么书,那怕高高地完全看不见都不会弄错。
隔了十几年的光阴,小小的书房中又增添了许多东西。有一台电视与功放机,以供杨老师随时欣赏自己喜欢的音乐、芭蕾、诗歌吟诵。还有一张随时供杨老师小寐的小床(其实床上摆放了许多书还有一个三弦,估计床的功能已失去,呵呵)、一张小桌、几张朋友来雅聚时的椅子。尽管拥挤,但却摆放整齐、有序、无尘。
虽已隔了十几年,杨老师依然步履轻盈、身体健硕、眼睛依然熠熠闪光。尤其邀请我们一起欣赏他最喜欢的芭蕾《天鹅湖》时,杨老师简直恨不得自己站起来跟着一起舞蹈,一展自己的神采飞扬……时光可能忘记了杨老师,居然没有给他刻下自己的印迹,真让我妒嫉不已。
看得出杨老师很开心,甚至是为自己的今天而得意。当然应该得意!如果学建筑的杨老师成为一名房开老板,收获的只是财富;如果学习艺术的杨老师成为一名艺术家,收获的只是名誉;但是,甘当一名小学作文教师的杨老师,收获的却是幸福、满天桃李、尊敬!金不换哦。一边听着杨老师对自己过往的讲述,我一边心里暗暗想,为什么杨老师能有今天的一切?(我所指的今天,不仅仅是事业的成就、丰厚物质的收获;不仅仅是打败时光,依然年轻)
尽管只是短暂的交流与沟通,我心里已有答案:杨老师从没有停止过的汲取知识的脚步造就了今天的他!无论是在杨老师最最艰难困苦的青年时代,还是在杨老师已收获了丰厚的今天,读书与学习已溶入杨老师的血液,成为了杨老师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并且是占了很重的比例。读书与学习,让杨老师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时间老、心永远在飞扬!
杨老师说,在他突然想起自己将临近七十岁时,心里曾经是恐慌的。在心目中,七十岁是与老态龙钟挂钩的啊,爷爷、太爷爷就是这样的啊。可是,如果用老年人这个词来称呼杨老师就太抬举杨老师同志了,这位大叔的思维永远充满着弹性,就如他灵性的眼神、轻盈的脚步、板直的胸膛、浑厚的声音、有力量并充满激情的诗朗诵,让我想要努力地加快脚步追赶上。
虽然追赶很难,呵呵!
在聚会的过程中,杨老师随时地想把他所拥有的知识精华给予我们。可惜僵化已悄悄地找上了我,我真的需要时间来消化,原谅我一再地不敢举手抢答。我会加油,抢在僵化还没有完全霸占我之前,加快脚步摆脱它!
听闻我正与杨老师聚会,一直让我引以为傲的女儿,随手画了一幅杨老师。
2017年,因为女儿工作成绩卓然,获公司授予特别贡献奖。我将奖杯的照片分享给了杨老师。
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便是人格魅力的影响,杨老师做到了;每个优秀的孩子的梦想,便是长大后我就成为了您——优秀的老师,相信我的女儿也会加油,向航标灯般的杨老师看齐。
正值杨老师的母亲大人九十大寿之际,我也祝福杨妈妈健康长寿!这是一位不仅有着美丽容颜的女性,更是一位有胆有识的女性,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里,没有想着偷偷藏点金银珠宝、房契租条,而是偷偷将自己丈夫的日记贴身藏住,才留下今天珍贵的史料。杨妈妈,您可以自豪地宣布:我是位伟大的女性了,因为,您成就了这么优秀的儿子,而您的儿子正用自己一生的累积影响着祖国的未来。为伟大的杨妈妈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