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1. 生命是一个自组织的过程。很多变化不需要刻意为之,随着时间就会自然显现。
2. 只要一个问题是稳定的,我们就可以不当它是“问题”,只是当做一个稳定的“存在”。而稳定就意味着可预期可适应,它并不可怕。
3. 只强调解决问题,常常会限制我们思考的角度,只能盯着唯一的方向“死磕”,却意识不到,还可以有“接受问题存在”这个方向。
从这一讲开始,我们要进入一个新的模块,这也是《心理学通识》整门课程的最后一个模块了。上一个模块的主题是自我改变,我分享了很多改变的思路和方法。而这个模块的主题叫自我接纳,说的是如果遇到改变不了的问题,我们能做什么?
逻辑上,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改变不了,还能怎么办?就只能接受现状呗。你听到这句话,可能立刻就急了:那怎么可以呢?只能接受的话,不就等于坐以待毙吗?可这只不过是我们的一种认知惯性:改变仿佛才是最积极的人生主张,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可是一说到“接受问题”,似乎就意味着消极和逃避。
我记得前面的课程讲过,有些问题不解决也是一种解决方案,那一讲引起了很多同学的不安。大家留言说:放着问题不解决,会不会导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让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这是一种普遍的担心。所以,我想在这个模块一开始,先解决这个担心,接下来你才会更愿意学习这部分知识。
我想先邀请你做一个思想实验:如果我们允许一个问题存在,究竟会发生什么?除了变得越来越严重,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吗?这种思考角度来自 20 世纪的一门复杂科学理论,叫控制论。控制论关心的不是一个事物本身,而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你可能想问:这个理论对解决问题有什么帮助呢?
我举个例子,要发射一枚导弹,为了让落点尽可能精确,传统理论关注的是它发射时那一瞬间,寻找最佳角度和速度。而控制论关心它的整个运动轨迹,这个过程当中有哪些变化的可能。在过程中不断调试和校准,精度就会大大提高。
你看,关注到“变化的过程”,视野就开阔了。因为从这个角度看待形形色色的心理问题,它们就不会是“板上钉钉”的状态,而是充满了变化的可能性。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索一下:如果允许问题存在,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问题会自己消失
先从最好的一种可能性说起,叫做:什么都不做,问题自己就会消失。你可能会想:想得可太美了!世界上哪有这样的好事?但你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一种“可能性”。举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感冒。得了普通感冒的人,症状可能持续一周左右,这段时间哪怕他没看病没吃药,感冒也会自行痊愈。这叫自限性疾病。
其实,在这个变化中,也不是真的什么“什么都不做”。准确地说,这个人只是不刻意地,主动地采取行动解决问题。但是有机体自身在不断新陈代谢,维护自身的平衡,问题也就在这个动态过程中自发地解决了。这个过程在控制论里,叫做“自组织”。
生命就是一个自组织的过程。很多变化不需要刻意为之,随着时间就会自然显现。心理问题也是一样。比如前面讲过的,人的认知能力是需要随着年龄发展的。三岁的小孩学不会复杂计算,五岁的小孩不理解字母代数,这是因为从前运算阶段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再到形式运算阶段,需要时间。如果有人把它当成“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无法解决。再好的老师给他补课,他也无法吸收。这时候只能顺其自然,等到特定的年龄,他发展出了需要的认知图式,当初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问题不会变好 也不会变坏
好,接下来我们说第二种可能,那就是问题没有消失,它一直在那里,没有变好也没有变坏。你可能会想:“对!这就是我担心的。”解决不了的问题,始终摆在你面前,岂不是非常碍眼?但我告诉你,这种状态也不用担心。因为只要情况是稳定的,人就能够适应。
哪些例子属于这种情况呢?比如前面讲过的人格。有人对自己的性格不满意,觉得过于内向。他尝试了各种办法,始终没法改变这一点。可如果接受自己就是一个内向的人,最坏的情况会怎么样呢?仔细想想,也不会怎么样,它就是这样一种个性,你就在这种个性的限制之下好好生活呗。你知道了自己喜欢独处,在社交中容易“耗电”,那就尽量减少无效社交,多给自己找一些独处的机会。甚至时间一长,你和周围的人都对这个特点越来越熟,你们会相处得越来越好。你学会了如何拒绝,他们也学会了体谅你的内向,大家都找到了一个舒服的边界。这样,问题虽然没有改变,问题带来的麻烦却可以随着时间递减。从这个角度想,只要一个问题是稳定的,我们就可以不当它是“问题”,只是当做一个稳定的“存在”。这里的重点在于稳定,稳定就意味着可预期可适应,它并不可怕。这样一来,我们就有可能通过改变对问题的定义,改变问题本身。事实上,我们常常会因为主观的期待,把本来不是问题的事物定义成问题,就像有的父母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看不惯孩子选择的人生道路。孩子本同身过得很自洽,却因为父母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制造了很多焦虑、冲突,最终造成自证:“你看,它给我们一家带来了这么多矛盾,这果然是个问题!”
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讨论完前面这两种可能,我猜你并不会放松太多,你心里一定已经在考虑第三种可能:允许问题不解决,问题越来越恶化,从小问题发展成了大问题,怎么办?
接下来,我们一起讨论这种最让人担心的情况。
这里我要做个澄清,生活中当然有这种可能,比如,当一个人出现了轻度抑郁的症状,如果掉以轻心,什么都不做,继续按照原来的方式生活,那么轻度抑郁就有可能会发展成重度抑郁,甚至会危及生命。面对这种风险,当然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但我们要讨论的情况是:你是在面对一个“顽疾”, 已经尝试了一切可尝试的手段,还是无法改变。但同时你还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它可能变得越来越严重。这时候应该怎么办?
我给你提供一个思路,叫做:延缓它恶化的进度。这和只想解决问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向。
就拿抑郁症举例子。假如一个人处于抑郁状态,他一开始只考虑“解决问题”,那就需要通过医学和心理学的治疗手段,消除抑郁症状,他可能试过了各种方法,抑郁状态依然如故,顺便说一句,这是假象情况,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这就意味着什么都不能做了吗?
其实,只要把关注点放在“延缓问题恶化的进度”,观察问题在变化的过程中有什么规律,哪些行为会让它变得严重,哪些时候它会保持,甚至会出现一些短暂的缓解?你就会发现,可以做的事情还很多。
比如,他心情不好的时候,如果在心里憋着,状态很快就会进一步变差。如果告诉别人:我很难过。抑郁虽然不会消失,但也不会变得更重了。或者我们发现,别人对他说:“难过是正常的”,他就会轻松一些;如果说的是:“有什么好难过的,振作一点!”他就会更沮丧。我们就可以从这些人际互动着手,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
所以,只强调解决问题,常常会限制我们思考的角度,只能盯着唯一的方向“死磕”,却意识不到,还可以有“接受问题存在”这个方向。方向拓宽了,手段的灵活性就会扩展很多。你看,前面说吃药没有效果,是基于“消除症状”而言的。如果把目标放在“症状不变重”,那么吃完药之后没有变化,说明症状被稳定住了,这怎么不是一种效果呢?
其他人积极解决问题
理论上,以上三种情况,已经涵盖了问题在变化过程中的全部可能。但在具体实践中,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你接受了问题存在,其他人就会更积极地解决问题。
道理很简单:总有人要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虽然你一直没能解决问题,但只要你还在想办法,别人就会觉得是你的事。只有你停下来,问题落到了他们的头上,他们才会着急。就好像团队的业绩完不成,一直是老大在操心。有一天老大认命了,说:完不成就算了,大伙一起扣奖金,你兴许就拍案而起了:不能就这么算了哇!我能做点什么呢?
有人说:这不就是转移了责任人吗,有什么用呢?有些问题本来就应该是当事人解决的,那就得把责任交给他。我给你举个例子。放暑假的时候,父母督促孩子写作业,催多少遍,孩子都当是耳旁风。那问题什么时候会得到解决呢?直到父母接受:孩子愿意往后拖,那是你的事,反正假期结束完不成,补作业的是孩子自己。孩子意识到没有人替他负责,才会自己去发展管理时间的意识。你看,这就是父母接受了问题的存在,孩子反而会更积极地解决问题。
现在我们完成了这个思想实验,回头看一看,你对“允许问题不解决”的焦虑是否减轻了一些呢?欢迎分享你的看法,也可以把这一讲分享给那个总想着“一步到位解决问题”的朋友。
我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当你想到要在一段时间内接受问题存在,什么都不做的时候,不会立刻把它想象成一个巨大的灾难。我们不是“坐以待毙”,只是换成一种新的策略,通过观察问题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过程中有分寸地放手和调整。
最后我还要强调一句,这并不是在反对积极地解决问题。问题能解决当然更好,实在是解决不掉,我们再接受。下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为什么有些问题解决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