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行节约树新风,引领时代新风尚

董官屯镇纪委工作人员 逯康立

近期,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布了经精心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此举措将有力强化并巩固全社会对勤俭节约理念的秉持,有效遏制铺张浪费现象的滋生与蔓延。广大党员干部需深刻领会并严格遵循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内涵,坚定不移地推动纠正“四风”问题工作向纵深发展。坚持以身作则,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助于树立清正廉洁之风,引领社会新风尚。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勤俭节约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亦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所秉持的优良传统。自建设时期“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自力更生,至改革开放后“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务实作风,厉行节约始终是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克艰难险阻的关键法宝。在物质匮乏的岁月,节约是维持生存之必需;在发展建设的进程中,节约是不懈奋斗之底气。党政机关作为治国理政的核心力量,向来以“勤俭办一切事业”为行动准则。正是这种精打细算、勤俭持事的精神,使我们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创造了发展奇迹,更铸就了党与人民同甘共苦的血肉联系。故而,在当下的新时代,我们更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铭记历史教训,坚守节俭朴素的生活作风,弘扬社会正能量,携手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培育出一批批正直廉洁的优秀人才。

步入新时代,厉行节约对于党政机关而言,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内涵。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取得显著成就,然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旧存在。铺张浪费行为不仅会消耗宝贵的资源,还会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在现实当中,个别机关仍存在诸如“餐桌上的奢华”现象,即公务接待超出标准,剩菜剩饭无人理会;“会议中的铺张”现象,如纪念品发放泛滥、会场布置追求奢华排场等;“环保整改弄虚作假”现象,表现为修建改造各类工程以应付检查,之后便将其关停等情况。此类行为与新时代的要求严重不符,与构建廉洁政府的目标相悖。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厉行节约已不单纯是作风层面的问题,更是涉及党性修养的政治问题;不仅是资源节约方面的经济问题,更是关乎政府提升效能与质量的政治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增进民生福祉,该问题亟待解决。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需协同发力。应筑牢思想根基,要求全体党员干部精准把握《条例》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八项决定,切实增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政治自觉。要完善规章制度,明确标准,确保每一笔支出均有迹可循。要强化监督问责,畅通群众举报途径,对铺张浪费行为予以严肃查处并公开通报,营造“浪费必纠、违规必查”的高压氛围。更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使干部在食堂践行“光盘”行动、在办公室节约用电、在公务活动中倡导节俭,凭借“上行下效”的影响力,带动全社会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新风尚。要培育节约文化,大力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倡导“无纸化办公”“光盘行动”“绿色出行”,常态化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与节能宣传工作,推动节约理念深入人心、付诸行动。

自历史深处迤逦而来,向时代潮头奋勇奔去,厉行节约始终是党政机关一以贯之的政治本色。机关事务部门作为这一理念的具体践行者,应将厉行节约的理念融入日常工作,把反对浪费贯穿于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通过这般努力,不仅可为党政机关的高效运转注入清正廉洁的动力,还能筑牢作风根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为民族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