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少有的全才式的顶级文豪。他少年成名,胸怀大济苍生之志。成年后,更是高居庙堂之上,指点江山,豪情万丈。可世事难料,一场群小构陷的“乌台诗案” 使他差点丢了性命。所幸在众多大臣和太皇太后的竭力救护下,他才死里逃生,被贬往荒凉僻静的蛮荒之地——黄州,担任有职无权的闲官——团练副使。
就这样,苏轼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进了黄州。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满心绝望地走进了这个伤心的人生驿站。黄州的日子是凄苦的,充满了苦涩和无助。
宋神宗元丰5年(1082年)的春天,苏轼为了解决一家老小的生计问题,前往黄州东南方向30公里处,准备买几亩薄田以贴补家用。半道上遇到大雨,雨具已被先行者带走,同行者或惧于雨势踟躇不前,或慌张急行狼狈不堪。只有他不惧风雨,从容信步,边走边高歌助兴。从这场不期而遇的风雨中,苏轼对人生又多了一重领悟,并用一首词作记述下来,这就是传颂千古的《定风波》。
词的上片展示了苏轼“无惧风雨”的傲岸形象。
“莫听穿林打叶声”,通过“穿林打叶”的雨声写出了雨势之大之猛。雨势越大,行人就会越发慌张,而苏轼呢,干脆来个“莫听”,压根就忽略掉了大雨的存在。他依然按照自己的步调和心态不紧不慢地走着自己的路,不仅如此,他竟然还边行走边“吟啸”,将急骤的雨声当成了音乐伴奏。歌声中,他悠闲地欣赏着雨中的世界,觉得是那样的美妙并通过吟唱来抒发内心的满足。接着,他又写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尽管只有草鞋相依竹杖相伴,置身风雨,他却淡定从容,一点也不担心害怕。这是何等的洒脱豪迈。为什么能够这样?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给与了明确的回答。是呀,诗人一生命运多舛,浮沉不定,经历了太多的风云变幻,见惯了各种各样的人生风雨,眼前的这点风雨又算得了什么呢?
通过上片的描述,一个视风雨为常物,把风雨当作人生享受的傲岸形象跃然纸上,这是苏轼与一般人的不同之处,也是他的可贵之处。
下片写诗人“坦然归去”。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诗人吹了风,淋了雨,酒也醒了,不觉微微发冷;而雨过天晴,“山头斜照”却送来了温暖。说来真是不可思议,这个世界上,寒冷与温暖,有情与无情,总是相伴相生,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不好。就像没有“乌台诗案”,没有黄州的人生困厄,就不会有“大江东去”的豪放诗篇和前后《赤壁赋》的不朽巨著。诗人的不幸成就了诗人的伟大;诗人一个人的不幸,却丰富了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内涵。风雨过后,诗人顿悟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诗人回首风雨交加的“萧瑟处”,早已晴天丽日,一切皆成过往,历史翻开新的一页。顿悟了的诗人不觉加快脚步,想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归去”,在接下来的人生旅途中一定是“也无风雨也无晴”。不论刮风下雨,不论晴天丽日,对一个有目标有方向的勇敢者来说,其实都是一样。
以上就是这首词给我们展示的基本内涵。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深陷黄州困境中的苏轼敢于直面人生笑对风雨。在他看来,人生的起起伏伏算得了什么,命运的沟沟坎坎又算得了什么?
诗人深知,春光明媚中也许正酝酿着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经历严寒后必将迎来温暖喜悦的阳光。
黄州之旅并不是诗人的最后归宿。这之后,他又经历了东山再起和流落儋州的大起大落,但不论命运的惊涛骇浪把他抛到哪里,他都始终保持着一份赤子之心,他用如花妙笔创作出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天籁之音,他泼墨挥毫,描绘了一幅幅惊世骇俗的书卷丹青,为中华民族奉献不朽的文化瑰宝,为后世子孙留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不仅如此,在整个人生中,他始终把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福祉看得比自己的荣辱得失甚至生命更加重要。安乐中不忘民族忧患,困境中绝不放弃希望。走到那里就在那里发光发热。“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他是这样说的,他更是用整个整个生命这样践行。
欣赏苏轼的这首《定风波》,我们不仅被他出类拔萃的才情和充满智慧的理趣所吸引,更是被其释放出来的满满的正能量所震撼。反复阅读这首词,我们得到了灵魂的提升和精神的提振。我想,这也许就是千千万万个读者钟爱这首词的真真原因,而我本人也应该是这无数读者中的一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