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从容:突破关系束缚
当你陷入烦恼时,若这个烦恼有解药,那唯一的解药便是:不断地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的途径有很多,观察自己身边的人以及自己与人相处的模式就是很好的途径。本章将会探索以下问题: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是“充电”还是“耗电”;为什么有些关系即使处于耗电状态,我们依旧无法终结;我们在关系中有多少人格面具;我们花了多少精力维护面子;我们对别人的态度是亲近、回避还是对抗;我们是否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边界等。这些探索可以帮我们看清楚自己人格中的一些特质,如性格、习惯、信念及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或隐患。
第一节 扪心自问,你真的了解自己吗(部分节选)
“扪心自问”好像是一个情感色彩过于强烈的词。我要和大家解释一下,我本人完全不想过于咄咄逼人,但我觉得“你真的了解自己吗”这个问题应该开宗明义地指出来。因为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我们可能以为自己比较了解自己,但其实这种想法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因为我们对自己的了解是以一些外在的规则、一些流行的东西作为参照的。
我们在了解自己时通常会不经意地套用某些外部框架,而且这些框架并不一定是科学的、适合自己的。在“民间心理学”中,星座、属相和血型构成了一个三维体系,每个人在这个体系中都有自己的定位,可以根据这个定位了解自己应该具备怎样的特质。
可对我们认识自我来说,即便是科学的人格测量也同样属于外部框架——当我们读到某篇文章用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描述某一类人时,会很自然地将这个概念套用在自己身上。如果相似的部分比较多,我们的行为甚至思维可能会不由自主地朝着符合那些描述的方向改变,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常模。我们甚至希望自己最好活得比较像那类人中的典型,这样我们内心会产生一种安全感,感觉自己似乎真的在一个很稳固的框架内。
自我认识的准备工作:初心
认识自己、做自己的知己是一件非常困难,并且需要付出很多时间、精力、心思和勇气的事情。我们的内心就像一枝花一样,除了美丽的花瓣,还有承托花瓣的花茎和花萼,孕育生命的花蕊和子房。不同的花,它们的大小、形状、颜色又各不相同,如果想准确地认识一枝花并了解它的构造,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用特殊的解剖镜和镊子,一点、一点地观察和剖析它。
我们认识自我的过程也是如此,需要付出足够的耐心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