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每个月都在盼着赶集。每月农历逢“七”,都是我最快乐的时候。
我家在准旗龙口镇的一个村子里,离镇子里大概有七八公里远。每到赶集那天,我们都会早早地起床,兴奋地到村口集合等待“专车”。
所谓的“专车”,其实就是专门的三轮车,花上两块钱,就载着人们到镇里。来回都一样,人满了车就走。有时候运气不好,错过了三轮车,就步行到镇上。
三五人相跟着,聊着家长里短,谈着悲欢离合,并不觉得累。小孩子们跑跑停停,追逐嬉闹,也乐在其中。
那时候,人们手头没什么闲钱,小轿车罕见、摩托车也少有。走在路上,偶尔可以遇到吹着口哨、骑着自行车的年轻人,还有赶着驴车或骡车的老人,遇到了会坐着骡车或驴车走一程,也算是搭了顺风车。
到了集市,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和两旁大声吆喝的商贩尽显小镇的活力。
狭窄的街道,两旁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商品,炒芝麻、炒花生、炒葵花;大西瓜、甜桔子、脆苹果;大皮鞋、运动鞋、黄球鞋;新毛衣、厚棉袄、潮裤子等等各类商品应有尽有。吆喝声、讨价声、谈话声此起披伏,热闹非凡。
还是小孩子的我自然最关注的好吃的或者好玩的。当然,就算没有这些,去感受一下热闹的气氛,也是非常乐意的。
到了中午,亲朋好友几人相跟着一起,最惬意的就是在集市上就着麻花吃一个碗托或者一盘凉粉。出手阔绰的在碗托里加两片驴肉,看着叫人羡慕。大家互相看看买到的东西,夸着彼此眼光不错,计划着下午买些什么。
午饭在欢快中匆匆结束。到了下午,人们拎着大包小包,等着三轮车来接。回去的路上,人们依然不觉疲惫,讨论着赶集的所见所闻,依旧欢闹。
回到家中,将买到的好吃的赶快藏起来,怕熊孩子一天都吃完了,要留着慢慢吃或者等亲戚来了才能吃。给老人买的新衣服赶快招呼老人来试一试,老人嘴上嫌弃子女乱花钱,心里却想着孩子们真孝顺。
将新捉的猪崽子赶到猪圈里,好生养着,那时候一年养一头猪,猪是家里人的希望。
前段时间,回到家乡,正好遇到赶集。我已经好多年没有赶集了,便央求母亲和我一起去集市上转一遭,母亲很不情愿。
她说,现在家里不缺啥东西,平时家里需要啥,去超市买就行,超市比小时候村里的小卖部商品更多、种类更全,离家也很近,很方便。
后来,我一个人到了集市上。市场是新建的,宽阔得很。市场里有各式各样的商铺,摆摊卖东西的人反而少了,赶集的人更少,热闹的气氛消散了。
新时代的到来,人们逐渐富裕起来,购物不需要固定时间集中采购了。大声吆喝的小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林林总总的商铺和商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
人们的生活好了,过日子天天都像在赶集。但卖驴肉碗托的依然在,我依然还要来上一碗,再加两片甚至好几片驴肉,吃着,回味着,热闹着,幸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