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据妈妈说,四姐爱哭的名声从她四个月时就“远近闻名”了。
1.
那时候我们一家寄居在吉喜伯伯家的四合院里,四姐四个月大的一天,房东吉喜伯伯的父亲过三周年祭日。妈妈在院子里帮忙,四姐可能是饿了,醒来又看不到妈妈,所以大声地啼哭。
妈妈的手巧,她做的营生别人不能代替,房东婶子又向她问东问西,她不好意思停下手里的活。心想,手快点干完再去哄孩子,小孩子家哭几声不打紧。
四姐见没人理她,哭得一阵紧过一阵,房东的老母亲就去屋里看四姐。不知道是因为老人家带来了她老伴的阴气,还是80多岁的她苍老的样子吓坏了四个月大的四姐,四姐更大声地啼哭。
院子里干活的叔婶们却哈哈笑着说:“这孩子会凑红火了,娃娃们不能惯,一哭就去哄,以后连上茅房也上不成。由她哭几声,练练嗓子,没人理她就不哭了。”
妈妈一边笑着应和,一边麻利地做营生,渐渐地四姐的哭声小了,停了。等到妈妈干完活,回家一看,四姐几乎没气息了。妈妈给四姐包上小被子,抱起她就往门口跑,拉门时额头“嘣”地碰在了门框上,她顾不得疼,结结巴巴,脸色发青地嘟囔:“孩子、孩子快没气了。”
大家听了都慌了,一齐飞跑着敲开了村里老中医家的门,老中医看了看四姐的眼皮,号了号脉,表情凝重地说:“这孩子中了邪气,情况很严重,时间紧迫,我先试着给娃娃在脑门心扎一针,在脚心上扎一针,如果两针下去能过来就没事了,如果过不来,神仙也没办法。”
妈妈大气不敢出,眼睛死死盯着老中医的手,两针下去后,四姐铁青的脸蛋有了血色,哇地哭出了声。
“没球事了。”老中医笑嘻嘻地说。
2.
四姐加深“哭”名是她两岁的时候。
家里的孩子多,爸爸又在县城工作,地里、家里的活都得妈妈一个人干。妈妈去地里干活领着四姐不方便,所以隔三差五,妈妈就让上三年级的二姐带着四姐去学校。
70年代的农村小学,桌凳是可以坐三四个人的长课桌、长条凳。小学的老师对学生要求也不严格,二姐让两岁大的四姐挨着她坐着,不停地叮嘱她上课不能说话,四姐很听话,一直安静地待在身边。不过,小孩子坐不住,一会儿要上茅房,一会儿又想站起来,引得周围的同学不能集中注意力。
老师体谅妈妈的辛苦,也感念二姐的懂事,笑眯眯地不忍说什么。上完第三节课时,老师对二姐说:“你把妹妹送回家吧,快11点了,家里的活儿妈妈应该干完了,你快去快回。”
二姐听老师这样说,背着四姐就往家走。困难时期出生的二姐,瘦得就像细长的芦苇,胖乎乎的四姐趴在她后背,就像松鼠攀上了芦苇杆,摇晃得随时都可能折断。二姐实在背不动,就把四姐放下来,准备拉着她往家走。
四姐不走,扑通就坐在地上哭起来,哭得二姐心烦气躁,二姐板着脸吼她:“你哭吧,等下小心虫子钻到你的屁眼里。快起来走,我背不动你。”
四姐哭得更大声了,她的手上沾了土,不停地用手背抹眼泪,胖乎乎的脸上顿时成了大花脸。二姐哭笑不得,看着哭闹的四姐,狠心地转身就往前走。四姐继续哭闹:“二、二姐背我,二姐背我、我就、不哭……”
二姐依然狠着心不理她,但是明显放缓了脚步。四姐边抹泪,边偷偷观察,看见二姐不理她,爬起来小跑着追上来。二姐高兴地过来拉她的小胖手,四姐见了,又扑通一声坐地下,撕心裂肺地嚎哭。
二姐没法,只好背上她。可是,她刚走了几步,双腿沉重发软得迈不动了。71年的时候,别说吃肉,就是白面和大米,一年都吃不上几回,二姐肚子里没油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到第三节课,肚子就饿得前腔贴后腔,所以她只好把四姐再次放下来:“四妹,你先走几步,二姐实在背不动了。”
四姐满脸无辜地看着二姐,张嘴又哭起来:“二姐背我,你不背我,我就不走。呜呜呜呜呜……”见二姐无奈地看着她,四姐扑通又坐地上抹脸大哭,她偷眼瞄见二姐站着没动,干脆躺地上打着滚哭叫。
街上的人们不由围过来看热闹,“这孩子可真闹腾,哭得让人心锥锥都在晃,哎呀,不好弄了。二女子要不就背上她吧。”
二姐又羞又恼,过去就想踢四姐一脚,见大家都看着她,只好咬咬牙再背上四姐。一路上摇摇晃晃,歇了五六回才背回家。四姐这样折腾,半节课的时间没有了,二姐顾不上说话,撒腿就向学校跑,她得听完剩下的半节课呀。
四姐和二姐这样哭闹的故事情节,听说上演过三四回,四姐爱哭的名声就这样全村皆知了。
3.
外公家的巷口,有一户叫石头叔的邻居,石头叔穷得娶不起媳妇,就花小钱娶了一个有疯病的婆姨。疯婆姨生活不能自理,生下女儿后,有次发病时没人在跟前,竟然把自己女儿的脸摁到开水锅里。幸好她婆婆听到孩子哭声抢救及时,但孩子的脸上留下了终身的可怖疤痕。
四姐三岁时一个人去外公家,看见那个烧疤脸女孩在自家门口玩。女孩其实只比四姐大两岁,四姐看见她脸上的疤,害怕得不敢说话,溜着墙根兔子一般地跑到了外公家。
那天下午回去时,二姐背着她慢悠悠地走着。烧疤女就在家门口安静地坐着,四姐突然和二姐说:“二姐,你放我下来,我自己能走。”
二姐听了,高兴地蹲下身来,四姐的脚丫刚落地,就飞跑到那个女孩面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女孩的脸上狠命地抓了一把,女孩被四姐突如其来的袭击吓得哭出了声。
二姐见四姐在女孩的家门口惹了事,害怕院里的疯婆姨跑出来闹,她急中生智,想起口袋里有外婆给她的水果糖,这可是那个年代的稀罕物。她掏出糖果飞快地塞到女孩手里,女孩果然止住了哭,二姐也不嫌四姐重,背上四姐就跑了。
跑回家后,二姐问四姐为什么那么做?四姐说:“我害怕看她的脸,我一个人不敢过,有二姐在,我就谁也不怕。”
“那你也不能打人呀,那孩子脸上留疤本来就恓惶,你还打人家,你要再欺负人,以后我就不领你出门啦!”
“哇----”,四姐的必杀技又派上了用场。
4.
1975年的那年,四姐6岁了,她终于不用让二姐再背着走了,但她依然是二姐的跟屁虫。
那些年,村里最热闹的娱乐节目,就是在宽阔的十字街看露天电影,放的电影都是革命故事。只要村里的大喇叭广播放电影,四姐就跟着二姐早早地拿小板凳占地方。
革命电影里有很多小鬼子杀中国老百姓的画面,四姐胆子小,每次有危急存亡的镜头,她就将头埋在二姐怀里不敢看。她既害怕又好奇,常常忍不住从手缝里偷看揪心的画面。
那年的初秋,村里的民兵和警察一起押着挂牌子的犯人游村示众。绿卡车停在宽宽的十字街上,车上有一位民兵是大姐的同班男同学,男同学背着枪,看到人群里的大姐正拉着四姐东张西望,就和大姐打招呼。
四姐看多了革命战争片,一直以为背枪的男人就是小鬼子,她害怕极了——大姐怎么敢和小鬼子说话?不怕鬼子杀她吗?
四姐悄悄地抽出了大姐拉她的手,然后屏住呼吸,轻轻地退出人群,朝家的方向撒腿就跑。她的心突突突地跳到了嗓子眼,脸色铁青,因为惊慌失措,脚下重重地绊了一跤,她顾不上哭,爬起来继续狂奔。
回去的街上,新丽妗子在自家门口坐着和别人聊天,看见铁青着脸的四姐满头大汗地跑过来,她一把就拉住四姐的小手问:“乖四四,你怎么啦?”
四姐用力挣脱新丽妗子的手,上气不接下气,边跑边说:“小鬼子、小鬼子来了!”
四姐不敢停,也不顾大姐是不是被鬼子抓走了,一步也不敢停地跑回了家。她急喘着气,用力把两扇木大门闭上,垫了凳子踮脚插上了门闩,这才稍微放宽心。她也不管凳子上有没有土,浑身酸软地坐在凳子上前后摇晃着。
妈妈正好在院里剥玉米,见到摇摇晃晃、脸色铁青的四姐,不由紧张地过来摸额头:“四儿怎么了?你关门干什么?”
“鬼子、十字街有小鬼子来了,大姐和鬼子说话呢,她现在肯定被鬼子捉住了,妈呀!可吓死我了!”
妈妈听了,一下明白过来,不由“哈哈哈”地笑出了眼泪,爸爸和几个姐姐听了,也都哈哈笑了。
四姐愣住了,她不明白,为什么大家听到“鬼子来了”竟然都哈哈地笑了?“哇--”地一声,四姐的“爱哭”必杀技又来了。
四姐童年里奇幻的脑瓜引出来的故事,贡献了老家小院里大半的欢声笑语,回忆那时,开怀的笑声飘回遥远的时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