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林祷雨 商汤的时候有七年大旱,太史占卜后说:“应当拿人献祭来求雨。”商汤说:“我之所以求雨,就是为了人民。如果拿人来献祭求雨,那么就请以我献祭吧。”于是便斋戒,剪头发、剪指甲,坐白马拉的毫无文饰的车,身上插着白茅,当为祭品,在桑林的野外祈祷,用六件事来自责说:“是我的治理没有节制吗?人民流离失所吗?宫室太高大吗?后宫女宠太多吗?贿赂盛行吗?谄媚的人得势吗?”话还没有说完,天便下起了大雨,覆盖了几千里的地方。
三年不雨 于公是汉代东海郡的决曹官,断狱既公平又宽厚。海州有一个孝顺的儿媳妇,年纪轻轻就守寡了,没有子女,婆婆想让她再嫁,她不答应。婆婆上吊自杀。小姑便诬告孝妇,官府把孝妇捕来审理,并以杀死婆婆的罪名定案。于公认为这是冤案,但太守还是判了死刑,于是东海郡就发生了三年大旱。后来的太守听了于公的意见,亲自步行去祭祀孝妇,当时便下了雨。
御史雨 唐代平原有冤狱,很久不下雨。颜真卿当御史时,巡行这里,重新审判了冤狱,立刻就下了雨,当时人称为“御史雨。”
随车雨 宋代陈戬在处州做太守,当时大旱,陈戬一下车,就下起了丰沛的雨,人们称之为“随车雨。”
侍郎雨 明正统九年(1444),浙江台、宁等府旱了很久,有很多人得了严重的疾病。皇上派礼部右侍郎王英带着名香和布帛到南镇去祭祀。王英到绍兴,就立刻下了大雨,水深二尺。祭祀那天晚上,雨停了,天上可以看见星星。第二天,又下大雨,田野都有了充足的雨水。人们都说:“这是‘侍郎雨’啊。”
以上为《夜航船》所记雨之典故,可见有仁德的人施政于民,上天也感其德,所以有求必应,随处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