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一个下午,我下班刚进家门,儿子就兴冲冲地跑到我的跟前,兴奋地对我说:“爸爸,你快来看我刚买的…”,我手上的东西都还没有放下,就跟着他一起来到阳台,发现露天阳台的瓷砖地板上,多了三只毛绒绒的小鸡仔;我的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之前儿子在家里养过金鱼、乌龟、蚕宝宝、还养过仓鼠(有好几次),这次怎么心血来潮,想养小鸡仔来了呢?——要知道,这个小鸡仔,可比那些个小东西,难养的多。虽然我心里起了毛,一万个不赞成,但是看到儿子兴致盎然的样子,我也不好多说什么了;
这几只娇嫩的小鸡仔,估计出壳还没有一个星期,像个小毛球一样,一身浅黄色的绒毛,连纤细的小腿和小爪子,也是黄的,只有二只小眼睛是黑的,一只迈着小步好像在觅食,叫个不停;另外二只依偎在一起,打着瞌睡;听到有人过来,精神突然紧张起来,接着换了一下姿势,又打起了盹,有时也叫几声。我问儿子,小鸡是怎么来的?他得意地说起自己买小鸡仔的经过;原来在放学的路边,有一个老嗲嗲在兜售小鸡仔;围着一大群放学路过的小朋友,有些带了零花钱就买了回去,没有带的只能围观;他看了也想买,就跑回家拿了钱,八快钱一只,把剩下的三只小鸡全部买了回来,还暗自庆幸自己下手比较快,后面想买的小朋友都空手而归了。
听老嗲嗲说的,儿子准备了一小砣米饭,小鸡仔好像食欲不振,我也没有特别在意,还准备了一小碗水;晚上就把它们放在平时装蔬菜的塑料篮子里,下面用考试的卷子垫着,上面盖着大浴巾,它们依偎在一起,好像在抱团取暖,估计晚上温度比较低的缘故,只好放在家里,还好它们比较听话,没有再叫了;第二天,儿子起床后第一时间就来看看小鸡仔,发现有一只精神有些萎靡不振,身形渐瘦了些,我们都开始担心起来;果不其然,儿子放学回家后,打我电话说,那只小鸡仔奄奄一息了,估计快死了。晚上,那只小鸡真的就一动不动趴在一个角落里,死了;另外二只小鸡在不远的地方,时不时的叫几声,似乎在呼救求援,也好像是在为同伴哀鸣送行;没办法,儿子只好自己动手,在楼下草坪挖了一个小洞,把小鸡仔埋了进去,也算是善始善终了。
虽然不是很赞成孩子喂养小鸡仔,但还是想帮儿子分担一点,让二只小鸡仔多活几天;所以第三天,我就上网查了一下“喂养小鸡的注意事项和方法”,原来这个时期的小鸡仔,主食是用温水泡过的小米,而不是什么米饭;我就买了一袋小米,还“自作主张”加了几片青菜叶子,另外“卧室”也特意加了一些棉花来保持夜间温度;结果,下午儿子又打电话过来,说又死了一只,还怪我不该放青菜叶子;唉!养只鸡咋就这么难呢?
回家刚进门,就听见阳台上传来一阵阵的鸡叫声。我纳了闷了,不是只有一只鸡了吗?哪来这么多鸡叫?等我来到阳台一看,“我的天呐,是一群小鸡仔?” 头皮发麻,心乱如麻。在我莫名惊诧之余,坐着台阶上的儿子,若无其事地告诉我:今天他又买了四只,怕之前的那一只孤单寂寞,一群鸡可能好养一些,另外他还准备去菜鸟驿站找个大一点的废旧纸箱,给它们作窝;等将来养大了,每天就可以捡鸡蛋吃了;有五六斤,也可以杀了吃……。好吧,孩子,为父想说:理想很美好,现实很……。
今天是第五天了,五只小鸡安然地度过了二天二夜,所幸状态还可以;儿子按时定量来喂食,白天放在阳台上,晚上放进垫了一些棉花、戳了几个小洞的纸箱里,一有时间就陪着它们,观察它们;麻烦一点的就是妈妈的清洁工作和家里面有一些异味(你懂的);为了养好这些小鸡仔,这次可以算是全家总动员;尤其是儿子,开始是因为好奇和兴趣而起意养鸡,然后是不怕脏不怕累,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其中有碰到挫折和困难,但最后没有选择退缩和逃避,而是积极想方法改善解决问题;还特别把这段养鸡的故事和经验作为写作素材,创作了小短文《我学会了养鸡》,在此必须MARK嘉许一下!
不管小鸡仔以后的成长和命运如何,这一次养鸡的尝试,都是我们全家一次非常真实和宝贵的体验,所以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