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提到了底层逻辑的重要性,底层逻辑对于公司是基于公司的使命,公司的发展并非要出奇出巧的发展其他业态的业务,随着一段业务的持续稳定走下去,保证着使命不动摇,时间会给你一个答案。而对于个人,底层逻辑意味着个人的规划与目标,但是目标不是研究未来去做什么,而是做好了现在才有未来。
在我们去找寻个人目标和对人生做规划的时候,其实很多时候过于伟大的目标反而会遮掩到自己的视线,就好像很多人总提到的一句话“道理都懂,可是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真的,好多人包括自己总是在心里自问,那些哲理,鸡汤和一些潜规则都知道,可是面对事情还是总会素手无策,会茫然呢?有的人会听好多好多网课,有金融的,有行业发展的,有某某大学教授的商学课的,那些老师深入浅出的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却能说出很多我们没有想到的道理,每当听到这些时,总会感叹这世界上未知的内容太多太多了,自己要加紧时间多去学习。如果一门非常火的课没去听,感觉像损失了一大笔钱一样。可是,听到最后,道理知识都懂了,似乎对于自己手头上的工作没卵用啊,于是又陷入了一种新的迷茫之中。
其实并非鸡汤不好喝,并非道理难懂,而是我们从来都没有进行过思想整顿!思想整顿的上层逻辑是信息的收集,信息收集的上层逻辑又来自于我们的认知。只进行信息收集而不去进行知识的灵活运动,不去做到知识的有机分解,那么那些信息只是一堆数据而已。如果把大脑比作一个仓库,那么那些没有进行过思想整顿的信息就如果一堆废纸丢在角落,看起来仓库似乎很饱和,但是真正的库存却没有多少。所以思维整顿其实是对知识的尊重,那些没有进行思维整顿的知识不算知识,更像是一堆垃圾!
“思维整顿”是属于一个名字,而拆分这个名字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就需要对收集到的知识进行立体式的建模,模型建立成功,就会指导行为的改变。或者说思维整顿更像是对知识的一项分理与归类,也像是大脑的一次自动更新,或者说是激活,激活某一个版块知识的运用,激活某一项知识在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所以,是不是可以建立这样的一个闭环:收集信息-信息激活-思想整顿-行为改变-收集信息。。。。。。。
要说这个环节里哪个环节最为重要可能无法分出高下,可是正是在学习中形成这样的一个闭环,才会有长足的进步与发展。接下来的几周我则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说明信息的收集来源于哪些方面,以及在信息收集时所面临的问题该如何去解决。同时,刚才提到信息收集的上层逻辑来自与认知层面,有好的认知才会有好的信息收集渠道与内容,那么人与人之间认知的区别来自于哪些?
希望我们不要再过“道理都懂却过不好一生”的日子;同时也许是一个小小的建议:不需要追求无穷尽寻求博学,而是追求思想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