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经济学原理》
1、当互联输电系统容量达到最优时,输电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即输电用户愿意支付的输电电价等于提供该输电容量的边际成本。
2、有输电阻塞和无输电阻塞之间的系统运行成本差异称为输电阻塞成本或者偏离最优调度的发电增量成本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论语别裁》
照古人的注解,学问是要大家随时练习它。“不亦说乎”,“说”是古文借用字,就是高兴的那个“悦”字,是很高兴的。假如这是很正确的注解,孔子因此便可以做圣人了,那我是不佩服的,连大龙峒孔子庙我也不会去了。讲良心话,当年老师、家长逼我们读书时,那情形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孔子如果照这样讲,我才佩服他是圣人,因为他太通达人情世故了。
至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似通非通的,什么道理呢?从一般人到公务员,凡靠薪水吃饭的,是“富不过三天,穷不过一月”,遇上了穷的那几天,朋友要来家里吃饭,当裤子都来不及,那是痛苦万分的事。所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惨’乎”,绝不是不亦乐乎。
第三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所谓“愠”,就文字解释,是放在心中的怨恨,没有发出来,在内心中有烦厌、厌恶、讨厌、怨恨之感。那么,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并不在心中怨恨,这样才算是君子。那我宁可不当君子,你对我不起,我不打你,不骗你,心里难过一下总可以吧!这也不可以,才是君子,实在是做不到。
根据书上的字面,顺着注释来看,就是这样讲的。所以几百年甚至千多年以来,不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对四书反感,过去的读书人也对四书反感。因为它变成了宗教的教条,硬性的法律,非遵守不可。
小结:今天的看《论语别裁》,南怀瑾先生对论语的理解,不禁让我茅塞顿开,意识到我们之前学到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很准确的,换一种意思理解,将会豁然开朗。
前面一段文字体现了南怀瑾先生对常规翻译的一种质疑,当我去细想时,发现正如南师讲的那样,学习要不断地去温习和复习,就会很愉快,这句话你细品的话,有逻辑上的问题。你小时候你父母让你不停地去复习功课,你会感到很愉快吗?我想大多数人都没有这种对读书的极大的兴趣。但我们会因为这是圣人的言语,以此来不断地勉励自己,就会慢慢地把圣人说的话当成教条来约束自己,但孔子真的是想把这些思想传递给我们吗?不轻易地去批判,但我们可以存疑。
“学而时习之”,重点在时间的“时”,见习的“习”。首先要注意,孔子的全部著述讲过了,孔子的全部思想了解了,就知道什么叫作“学问”。普通一般的说法,“读书就是学问”,错了。学问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学。这个解说在本篇里就有。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这不是我个人别出心裁的解释,我们把整部《论语》研究完了,就知道孔子讲究做人做事,如何完成做一个人。
小结:有学问不一定他有知识,只要他做人好,做事对,都是代表着有学问。与我们常常说的读书人和有文化的人还不一样,二者并不都有学问。学问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学。我们更应该地去把握孔子想给我们传递的思想。
那么学问从哪里来呢?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所以孔子在下面说“观过而知仁”,我们看见人家犯了这个错误,自己便反省,我不要犯这个错误,这就是“学问”,“学问”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他这个研究方法,随时随地要有思想,随时随地要见习,随时随地要有体验,随时随地要能够反省,就是学问。开始做反省时也不容易,但慢慢有了进步,自有会心的兴趣,就会“不亦说乎”而高兴了。
小结:点出了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去思考、总结和反省自己的行为,让自己能够慢慢有进步。看到自己越来越好之后,当然会高兴起来。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也就很贴切了。
第二点接着下来,是说做学问的人要准备一件事,就我个人研究,有个体会——真正为学问而学问,“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该做的就做,不该做的杀头也不干,所谓“仁之所至,义所当然”的事,牺牲自己也做,为世为人就做了,为别的不来。因此为学问而学问,就准备着一生寂寞。
因此为学问而学问,就准备着一生寂寞。我们看历史——即看孔子就知道。孔子一生是很寂寞的,现在到处还给他吃冷猪头,当年连一个“便当”也吃不到。但是他没有积极去求富贵。
虽然做学问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人了解,但是孔子说只要有学问,自然有知己。因此他接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个人在为天下国家、千秋后代思想着眼的时候,正是他寂寞凄凉的时候,有一个知己来了,那是非常高兴的事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不要怕没有人知道,慢慢就有人知道,这人在远方,这个远不一定是空间地区的远。孔子的学问,是五百年以后,到汉武帝的时候才兴起来,才大大的抬头。董仲舒弘扬孔学,司马迁撰《史记》,非常赞扬孔子,这个时间隔得有多远!这五百年来是非常寂寞的,这样就懂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了。
小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做学问的态度,甘愿准备着一生的寂寞,当有知己从远方来时,那是非常开心的事情。这人在远方,这个远不一定是空间地区的远,还有可能是后人通过阅读孔子的思想,与孔子在时空中形成同频共振,对孔子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
“不愠”这个问题很重要。“怨天尤人”这四个字我们都知道,任何人碰到艰难困苦,遭遇了打击,就骂别人对不起自己,不帮自己的忙,或者如何如何,这是一般人的心理。严重的连对天都怨,而“愠”就包括了“怨天尤人”。
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不尤人,就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站不起来?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是自己的学问、修养、做法种种的问题。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内心里并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
小结:第三句话也体现了孔子的豁达和乐观,自己做学问要忍受一生的寂寞,可能还不被人所知,但我依旧不会怨天尤人,踏实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
再说,连贯这三句话的意义来说明读书做学问的修养,自始至终,无非要先能自得其乐,然后才能“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以这三句话的重点,在于中间一句的“不亦乐乎”。我们现在不妨引用明代陈眉公的话,作为参考:“如何是独乐乐?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如何是与人乐乐?曰: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何是众乐乐?曰: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有此胸襟,有此气度,也自然可以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了。不然,知识愈多,地位愈高,既不能忘形得意,也不能忘形失意,那便成为“直到天门最高处,不能容物只容身”了。
小结:点出来三个话的前后逻辑关系,首先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体现了当自己不断反省进步时的自得其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知己从远方而来时,我通过与他交谈,感到非常快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即使做一辈子学问,而不被其他人所知,我不感到生气,而是踏实做自己的事情,不也是一个有德行的君子吗?
先能自得其乐,然后才能“后天下之乐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