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央视的一部名叫《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在中国大火。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中国人对美食独有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在片中有几样美食,至今让我印象深刻:毛豆腐,蟹黄包,水菱角,桂花藕,虾籽面。现在回想起来,它们竟然全都来自江南地区。
对于江南这个人杰地灵,清秀而温润的区区域,你最先想到的,可否是那些古色古香的街巷和亭台楼阁,抑或是那个在飘雨的黄昏,撑着油纸伞漫步的美丽姑娘?
然而,我们却常常忘记,江南的美食也是它所独有的风景之一。而这本《炊烟食客》,恰好如数家珍地把这些美食聚集起来呈现给我们。它既是一本作者对童年时光的回忆录,又是一本将思乡之情和人生感悟寄托于食物的随笔,还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制作江南美食的食谱,读起来真的是妙趣横生!
这本书的作者也叫黄磊, 是位作家和编剧,曾参与创作过《局中人》《锋刃》等。从1997年人事文学创作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数百万字了。
在这本《炊烟食客》里,作者按“素食雅心”,“田园霁月”,“江南盛宴”,“点于匠心”,“巷弄风情”五个篇章,向我们介绍了近40道江南美食,带我们品尝人间至味。
一、回归自然,素心雅食
江南美食以清新淡雅为主,旨在去体味食物自身的味道。它们的做法也并不复杂,省去了煎炒烹炸的步骤,有的只是简单地过水烫过,再加上少许佐料就可以食用。像书中提到的八宝菜,鸡头米,红花草。
也许就是这样的简单,才能让这回归自然的清淡美味,在历史的光阴里一步步传承下来,成为了江南一抹清丽淡雅的风景。
正如作者所说:那些数不清的植物,菱角、莲藕、蒲菜……根茎叶花乃至果实都是可以入菜,味道也多是清淡的,它们不会因你的要求而做改变。纵然千锤百炼,余味却依然质本洁来还洁去。
就如论语中那一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或者我们试着去驱除内心过多的杂念和欲望,省去那些复杂的加工和粉饰,略去那些繁华浮躁,用心地体会那些源于自然的馈赠,去感受那些蕞平淡蕞本真的生活,方知平淡的生活是蕞值得珍惜的。
二、匠心手作,惬意生活
当我们面对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速食主义、外卖送餐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你多久没有下过厨房,认真做过一次饭了?
当我们越来越深地沉迷于高科技和电子设备给我们带来的短暂的快感的时候,我们似乎忘记了,还有一种快乐,可以在朴素的自然之物中,融入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将一道道美食经由我们的双手创造出来。
相信每个看过李子柒视频的人,都会对她简单朴素,自给自足,安宁惬意的田园生活充满向往和憧憬。三月,她采来桃花酿酒; 五月,她摘樱桃做樱桃酱、调樱桃果汁;七月,她用紫薯做七巧饼;八月,她做鲜肉月饼;入冬便腌肉和香肠......
正如屈原在《离骚》里所说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
而这本《炊烟食客》,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作者除了用轻盈优美的语言写了每道美食的前世今生,还将八宝菜,豆腐干,桂花藕,江南面等美食的制作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俨然是一本编排精巧的食谱。
读着它,仿佛也能让自己暂时脱离繁杂的生活,远离浮躁,沉浸在那份特有的安宁之中。
三、乡愁浓浓,情意深深
有人说,乡愁就是味觉上的思念,无论一个人在外闯荡多少年,即使口音变了,但对家乡的食物,仍怀着无限的意念。
在《炊烟食客》里,作者便将食物的滋味寄于家乡的风土人情之中。
他借由美食回忆起了很多儿时的往事,比如只有等到考试成绩好了或是逢年过节,父亲才会去带他去吃的小刀面;比如过年前夕隔壁奶奶送予自己家吃的象征吉祥如意的八宝菜;比如那次放学回家后吃到的那个极为饱满酷似石榴的鸡头米;比如还有那次父亲从南京出差带回来的桂花鸭......
这让我回忆起了自己曾在其它城市上大学时的那几年,有的时候真的特别想念家门口的煎饼果子,锅巴菜,豆腐脑,八珍豆腐,炸酱面...... 偶尔也会意外在当地看到出售这些食品的店铺,尽管知道其实并不正宗,也忍不住会对这家店生出不少好感。
的确,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情感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那就是乡愁。故乡,它本身就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诱惑远方的游子不得不去回味和品尝。
结语:
《炊烟食客》是一本唯美飘逸,清新淡雅的书,值得你细细品味。
他将沉淀在味蕾上的记忆,幻化成为每一道美食背后的故事,一段段人生的感悟,和对故乡的想念。美食既承载着味道,更丰富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