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队伍是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其效能直接关系国家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在新时代背景下,基层治理面临任务重、资源少、人才缺等挑战,如何通过“充实、调优、建强”三链融合,打造一支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结构合理、活力充沛的基层队伍,成为破解治理难题的关键命题。
一、强化政治引领,夯实人才发展根基
将人才工作纳入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人才发展指数监测机制,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推行“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工程,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制度,树立正确政绩观,将人才发展成效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尺。实施人才工作专项巡察制度,重点督查人才政策落实、项目推进、环境优化等情况。
二、创新体制机制,释放人才发展活力
一是建立“分类分层、多维立体”的人才评价标准,推行代表作评价、同行评议、市场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模式。在基础研究领域实施长周期考核机制,在应用技术领域推行成果转化价值评估法。建立人才评价“负面清单”,破除“四唯”倾向,构建以实际贡献为导向的积分制评价体系。二是实施人才薪酬“双轨制”改革,探索技术入股、期权激励、成果转化收益分成等多元分配方式。建立特殊人才津贴动态调整机制,设立科技创新风险补偿基金。推行“人才服务一卡通”制度,集成住房保障、医疗保健、子女教育等24项专属服务。优化智力援疆模式。构建“需求导向+精准对接”的智力输送机制,建立援疆人才信息共享平台。推行“团队式”“组团式”援疆新模式,建立“前方工作站+后方支撑团队”协同机制。实施“带土移植”工程,打造“人才+项目+平台”三位一体智力援疆体系。建立援疆人才作用发挥评估机制,完善“传帮带”成效考核指标。
三、优化结构功能,锻造过硬干部队伍
一是制定干部队伍建设五年规划,建立“源头储备—跟踪培养—择优使用”全链条机制。实施年轻干部培养工程,构建“双向挂职”“多岗历练”“一线墩苗”培养体系。建立专业干部人才库,推行岗位胜任力模型管理。完善干部交流轮岗制度,实施“横向跨部门、纵向跨层级”立体化交流。二是建立村级带头人“选育管用”全周期管理体系,实施“头雁领航”培育计划。实施基层干部关爱工程,建立工作负担监测预警机制,完善容错纠错实施细则。
新时代人才工作与干部队伍建设需要以系统观念统筹谋划,以创新思维破解难题,以务实作风推进改革。通过构建科学规范的政策体系、打造充满活力的制度环境、营造尊才重干的文化氛围,方能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