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8

2022年11月28日中原焦点团队刘永利分享1156天。

中原焦点解决团队第6期读书打卡第8天:

今天阅读《最想说的话被自己听见》。

许多时候我们只愿意把珍贵的东西交给懂得品尝的人,在心理治疗里,那些前来叙说自身困难的人们也是如此,常只愿意把极内心的话交给懂得品尝的人。学习叙事治疗的过程,就像是学习厨师的品尝,是要去品味一个人生命与灵魂的味道。身为助人者,我们要学会如何品出蕴含其中的生命之美。前来叙说的当事人,生命中不会只有困难与问题,必然还有美丽的生命与灵魂。

回应,传递着助人者对当事人的理解,有了这些理解的基础,助人者常能继续透过问句,邀请当事人叙述故事。

要聆听,必先静默。这句话里透露出聆听时所需要的一种内在状态:静默。静默有两个层次的静默,第1个静默指的是不带成见的静默,第2个静默指的是回到安静中心的静默。

没有安静,如何聆听?若想听见生命的振动,你的生命状态得先安静下来,想和别人的生命有所交流,需要先和自己的内在有接触,一个与自己疏离的人是难以和别人产生共鸣共感的,所以要回到安静的中心,我们才有机会好好品尝故事里的生命。

回到安静的中心不仅仅是为了安静,更是为了更好的联结。

回到呼吸是与自己联结很重要的原点。

让安静专注的自己与人互动,去感受对方故事所带来的震动,这种新的震动就称之为共鸣。这仿佛你心中本有数条琴弦,当对方生命旋律响起时,你的某条心弦也跟着嗡嗡共振而作响。

共鸣是人类彼此得以同在、理解的重要珍宝,就如同你去看一部舞台剧,在某个情节、某句话语,你的心跟着震了一下,接着眼眶泛红,于是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彼此联结与深刻的理解。

当我们打开生命的共鸣箱,对另一个生命的展现有所感时,常就是最好的理解。

这种生命的同在,共鸣的聆听,对于说故事的人常是意义非凡的。

叙事治疗认为生命是相互影响的,在心理治疗的现场当然是生命相互碰触的时刻,那是生命的交流,所以叙事对话不会是一个专家跟一个求助者,也不会是一个受困者和一个解答者,而是两个生命都在现场的人。所以叙事治疗取向的工作者要锻炼自己生命的共鸣箱,活化生命的共鸣箱,让我们聆听一个人叙说生命故事时,能好好的在现场,感受到对方的震动,听见他生命里透露的微光,懂得在这些地方停留并展开对话,如此我们才能产生共鸣式的聆听与回应。

这种共鸣式的聆听与回应的能力,也就是感受一个人的能力,这是对话中很重要的基本功。叙事的聆听已经不单只是我们耳朵听见什么,还包括我们的心能感受到什么。

2022年11月28日,咨询约练本周第1次,总约练477次。角色:咨询师

人人都需要被看见,当我们被看见时会感觉值了。尊重、倾听、回应,陪伴,当来访者被理解到,被听到时,心中的郁结就会慢慢散去。通常可能并不需要很高深的技术,象镜子一样反馈,当努力、爱心、付出被看见时,那个没有被看到的抱怨,也就释然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被担心淹没了,怎么办? 来做点什么好?来做点什么好,去做就好了! 心情好不起来怎么办? 写日记,陪伴自己!透过书写...
    甜乐_ed8c阅读 1,196评论 0 0
  • 真实 静默第四天,在田地里走走,感受着面朝黄土背朝天,有几年没有亲近过大地,在地头田间走走,感觉到了精心...
    W大魏阅读 708评论 0 0
  • 各种消息、爆料;封控、静默;二十条、九不准;自由、聚集;核酸、阳性;各种信息冲撞大脑,我凌乱了… ...
    杨欣2019阅读 916评论 0 0
  • 静默第十天了,又是周一。当然还是要讲网课了呀!就是静默,也一样上班,一样讲课。 给两个年级的学生分别讲心理健康教育...
    林何凤阅读 851评论 0 2
  • 音乐的魅力 其实,我不懂音乐,既不识简谱,更不识五...
    秋实_412a阅读 1,33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