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南京(二)游明孝陵

    南京有“帝王之洲”之称,各朝代在南京都留下了古迹和遗址,明孝陵便是其中之一。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陵寝所在地,南京目前为止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从中山陵出来坐上小交通到了明孝陵,雨中的我已经迷失了方向,下车后,只知道顺着人群往前走,不知道走了多远,看到路边的石头上刻着“明孝陵”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才知道这便是目的地了。转身向前走,走到了金水桥,又叫内御河五龙桥,由于年代久远,金水桥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排列五座的桥只剩下三座。

      走过金水桥向前走,来到了陵宫区,这个建筑群由三个院落组成。首先看到正前方高大的建筑,顶上有金黄的琉璃瓦,三个大的拱形门洞,朱红色的大门。这便是陵宫门,又称文武方门。两边的大门紧闭,只有中间的门是敞开的,供游人通过。

      从陵宫门通过第一个院子,来到了碑殿,里面有一块高大的石碑,方碑下赑屃为碑座。碑上面刻有四个金色大字“治隆唐宋”,这是康熙皇帝第三次谒陵时提的,他赞扬了朱元璋的文治武功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

      走出碑殿,来到了第二个院落,正前方便是享殿,这里是供奉朱元璋和马皇后神牌的地方,顺着台阶上到了一个平台上,再向前走,就到了享殿,这个享殿没有以前的大,从侧面的那一根根石柱础便是很好的证明,可以想像原来的规模该有多么宏大,这一切毁于无情的战火。游人们时而观看,时而小声议论,忍不住发出了叹息声。

      再向前便是内红门,又叫阴阳门,过了这个门就是阴阳两相隔。朱元璋建这个门的时候,秉着视死如视生,前朝后寝,前面的享殿是上朝的地方,后面穿过内红门就是他休息的地方。

      通过内红门来到第三个院落,眼前是一座升仙桥,当年,朱元璋的灵柩从这座桥上通过,大家就把这座桥称作升仙桥。沿着升仙桥向前又是一座高大的建筑——方城明楼,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面双层庑殿顶,飞檐斗拱的建筑叫明楼,下面灰墙的长方建筑叫方城。

      顺着方城下面的隧道走过去,高大的墙面上由几个小字:此山明太祖之墓,朱元璋便埋葬在这围墙之后。

    短时间停留后,我就往回走,雨仍在不停地下,我思绪万千,回头看雨中好大的建筑,心中无数次默念:历史的伟迹,永远不能忘记。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