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笑笑生、芹溪、徐𤊹
徐𤊹和徐熥合作写了《西游记》、《金瓶梅》,徐𤊹又和曹学佺合作写了《石头记》。这三本书,徐𤊹都是负责叙述文字,可以说是第一作者。
徐𤊹藏书多,博学,善属文。《石头记》“作者无所不知,上自诗词文赋,琴理画趣,下至医卜星相,弹棋唱曲,叶戏陆博诸杂技,言来悉中肯綮。”
《金瓶梅词话》欣欣子序中提到《剪灯新话》,徐𤊹《红雨楼藏书目录》中有《剪灯新话》、《西厢记》等书。
贾宝玉宝二爷行二,实指徐𤊹,徐𤊹行二。
徐𤊹藏书印极多,宝玉即是藏书印。
徐𤊹和小说家冯梦龙有交往。
芹溪与空空道人
《石头记》的两个作者,雪芹即是曹学佺,芹溪即是徐𤊹。
徐𤊹、徐熥称为荆山徐氏,荆山和沂水有关系。
卞和歌曰:“攸攸沂水,经荆山兮。穴山采玉,玉难为功兮。”
沂水,稍加变换即芹溪。
徐𤊹家有很多竹子,竹子中空,这是空空道人这一笔名的来源。
《石头记》与徐家周边环境
徐家藏书楼名为红雨楼。
徐𤊹家有绿玉斋,《石头记》中有凸碧堂。
潇湘馆原型是绿玉斋、汗竹巢。红雨楼东南有绿玉斋,是徐熥于万历十七年(1589)创建的。徐熥《绿玉斋记》:“山中树木虽富,唯竹最繁,扶疏掩映,窗扉不扃,枕簟皆绿,天籁自鸣,故名绿玉斋。”
馒头庵,徐家附近有一个石头庵,徐𤊹和曹学佺都写过石头庵的诗。
晴雯的指甲
徐家附近有芙蓉山,晴雯为芙蓉女儿。
晴雯左手有一个二寸长的指甲。
(宝玉)又说:“可惜这两个指甲,好容易长了二寸长,这一病好了,又损好些。”晴雯拭泪,就伸手取了剪刀,将左手上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齐根铰下;又伸手向被内将贴身穿着的一件旧红绫袄脱下,并指甲都与宝玉道:“这个你收了,以后就如见我一般。快把你的袄儿脱下来我穿。我将来在棺材内独自躺着,也就象还在怡红院的一样了。论理不该如此,只是担了虚名,我可也是无可如何了。”宝玉听说,忙宽衣换上,藏了指甲。
徐𤊹邻居吴元化的左手上,就有这样一个指甲。谢肇淛《小草斋集》书吴元化指甲事:“友人吴元化左手小指甲长二寸许,爱之甚,不忍触动,则以竹为管护之,饮食做事皆颇妨碍。一日,偕陈惟秦等过邓道协斋头,道协戏而剪之,橐然而落。元化恚甚。予笑谓。。。众哄然一笑而罢。戊申七月朔日记。”
林黛玉暗示作者是福建人
林家为福建大姓,林姓人口密度最高为福州。林黛玉暗示作者是福建人。
林黛玉的母亲叫贾敏,林黛玉避讳把敏写作密。敏也是闽谐音,隐去的是闽。
林黛玉葬花,并和贾宝玉多次在桃树下见面。红雨楼旁边种了几十株桃树,阳春三月,“桃之夭夭”后,落红片片,如天飘红雨。
顰儿
《石头记》中很多元素来源于徐𤊹《笔精》等作品。
徐𤊹《笔精》串眉:“美女顰眉,額痕成串。梁簡文詩云:長嚬串翠眉。”福州外有二眉山。
徐𤊹《香奁八咏》黛眉颦色:“醉眠醉梦香魂熟,起傍朱阑眉黛蹙。偷敛双蛾锁暮青,暗交八字凝春绿。晨妆费尽笔端工,一皱哪知千恨重。楼前烟罩相思柳,较是额尖犹未浓。”
水溶
北静王水溶,《四库全书》杂家二,徐𤊹《徐氏笔精》,謂溶溶為水貎,晏殊詩不應借以詠月,當改為雨。
《笔精》溶溶雨:世傳晏元獻詩:“梨花院落溶溶月,栁絮池塘淡淡風。”為警句。然溶溶,水流貌,月不得名溶溶。予嘗病之。近閲吳處厚《青箱雜記》云:“梨花院落溶溶雨”始知月者後人改之,雨字自妙。
红日三竿
《石头记》、《金瓶梅》都用了红日三竿:徐𤊹《笔精》日三竿:“今作詩者用日三竿。按齊書天文志,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三竿,其色黄赤暈。三竿之説本此。”
逗蜂轩
《石头记》第十三回:可巧这日正是首七第四日,早有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先备了祭礼遣人来,次后坐了大轿,打伞鸣锣,亲来上祭。贾珍忙接着,让至逗蜂轩献茶。
逗蜂轩:徐𤊹山居养蜂,《红雨楼文集》有细腰蜂说。
元、迎、探、惜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灵感来自于《荆山徐氏家谱》徐𤊹叔祖徐源、徐麟、徐应、徐璲。
三月十五日大火灾
《石头记》第一回,火灾之前,有诗曰: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甲戌侧批:前后一样,不直云前而云后,是讳知者。
书中火灾发生于三月十五日,脂砚斋批语提示说,火灾不是发生于元宵之后,而是之前。这场火灾说的是,1585年,万历十三年乙酉春,福建元宵节大火灾,延烧千余家。
谢肇淛《五杂俎》卷二·天部二: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者。闽方言,以灯为丁,每添设一灯,则俗谓之“添丁”。自十一夜已有燃灯者,至十三则家家灯火,照耀如同白日。富贵之家,曲房燕寝,无不张设,殆以千计,重门洞开,纵人游玩。市上则每家门首,悬灯二架,十家则一彩棚。其灯,上自彩珠,下至纸画,鱼龙果树,无所不有。游人士女,车马喧阗,竟夜乃散。直至二十外,薄暮,市上儿童即连臂喧呼,谓“求饶灯”,大约至二十二夜始息。盖天下有五夜,而闽有十夜也。大家妇女,肩舆出行,从数桥上经过,谓之“转三桥”。贫者步行而已。余总角时,所见犹极华丽。至万历乙酉春,不戒于火,延烧千余家,于是有司禁之,彩棚、鳌山,渐渐减少,而它尚如故也。火灾自有天数,而士女游观,亦足占升平之象,亦何必禁哉!
六七稿
1641年,崇祯十四年辛巳。徐𤊹《致曹学佺》问六七稿事。此时《石头记》已经完成五稿,正在合作写作六稿、七稿。《致曹学佺》:“六七稿下半年者未之见,幸寄一部。”
同年,曹学佺《同茂生宿兴公斋头》:
湖海俱为客,韶华较浅深。
不缘清夜话,谁表半生心。
别寝甘同梦,寻盟更入林。
长安消息未,朔雁有余音。
文意为,我们是半辈子的朋友,今夜聊了很久,我们定下约定,帮助你完成《石头记》,书稿进行的进度,通过书信传达。
同年,徐𤊹写信给校书胡姬《寄茂生》:“跂望,跂望,何日再至三山。小楼闲静,足置笔砚。日候鱼轩过临,勿以寒盟为重。”文意为,我焦急地等着你来帮我校书,你一定要遵守约定。
校书胡姬有很长一段时间住在徐𤊹家里,帮助校对《石头记》。
徐𤊹死于1642年,崇祯十五年壬午十一月,除夕之前。徐𤊹死前,最后一篇小文章,是说校书胡姬的事情。
徐𤊹死后,其子徐彦永到囦关访曹学佺,作诗云:
半座空楼护秋云,帘外溪声不断闻。
爱客每留朝共爨,较书应许夜灯分。
携来筴蠹多连屋,换得鹅笼有几群。
此是晦翁文化地,渊源千载独推君。
诗中写到,徐𤊹等人写作、校对《石头记》,校书到深夜,希望曹学佺能够把《石头记》书补完,流传下去。此诗无题,可能不是徐彦永所作,而是徐𤊹告别曹学佺的绝笔诗,委托徐彦永转交。晦翁指徐氏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