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解读:
为什么孔子那么注重孝道,因为他处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诸侯之间相互攻伐,周王室已经可有可无,他想倡导大家从孝顺开始做起,形成一种忠君爱国的思想,但是事与愿违。清朝如何能入关短时间内就稳定局势,和康熙帝注重孝道有很大的关系,康熙皇帝确实是深通汉族的文化,他把儒家文化真正读懂了,把伦理道德运用到了治国理政当中,并且发挥得淋漓尽致。
为什么我们了解一个人要看他的家庭关系,这句话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一个家庭和睦的人,他与外界的关系就不会那么紧张,做出格事情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所以我们先要学会的是如何与父母,与兄弟姐妹处理好关系,推而广之,我们的社会关系也会变好。如果说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好,那他的道德底线就不会高,做出格的事情也就可以预见了。同时,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仁,先将身边待人接物的小事做好,孝敬自己的父母,爱护自己的兄弟,将基础打牢,我们就会一步步接近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