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古文观止第66篇《鲁仲连义不帝秦》坚守原则和底线,不能一味妥协

战国烽火连天,秦国大军死死围住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危在旦夕,魏王本派大将晋鄙去救赵,可晋鄙怕秦君,半路就停下不动了。

魏王又偷偷派了个叫辛垣衍的将军溜进邯郸,对赵国的平原君和赵王说:“秦国这么猛打,不是真想要邯郸是想当皇帝,你们只要派使者尊奉秦昭王为帝,秦国一高兴肯定退兵。”

平原君听了左右为难,这时齐国名仕鲁仲连正好在邯郸游玩,一听魏国要赵国向秦国称臣称帝,他立刻找到平原君:“事情怎么样了?”

平原君愁眉苦脸:“哎,百万大军在外面都打光了,现在又被围城,魏国派辛垣衍来非要我们遵秦为帝,他现在还在这儿,我能说什么?”

鲁仲连一听急了:“原以为您是天下贤公子呢,今天才知道不是!辛垣衍在哪?我去替您教训,他把他赶回去!”平原君只好引见。

辛垣衍见了鲁仲连,有点儿傲慢说道:“我看这围城里的人都是来求平原君的,先生您看起来不像啊?为啥还不走?”

鲁仲连说:“我留下不为私利,是为帮赵国,秦国是个不讲礼仪,只认砍敌人脑袋的虎狼之国,让他当了皇帝统治天下,我宁愿跳东海淹死,也不做它的奴隶。见将军就是想帮赵国。”

辛垣衍问:“你怎么帮?”

鲁仲连说:“我能让魏国、燕国帮忙。”

辛垣衍笑了:“魏国?我就是魏国人,你凭啥?”

鲁仲连道:“因为魏国还不知道尊秦为帝有多可怕,知道了一定帮赵!”

辛垣衍:“有啥可怕?”

鲁仲连先讲了个故事:当年齐威王尊穷困的周天子,周天子死了齐国吊丧,去晚了点儿,新天子竟威胁要砍齐王的头,连名义上的天子都这样,真让残暴的秦国当了皇帝会怎样?”

辛垣衍不以为然:“弱国侍奉强国就像仆人伺候主人,天经地义。”

鲁仲连立刻反问:“魏国在秦国面前就像仆人?”

辛垣衍只好承认是,鲁仲连突然正色到:“那我可要告诉秦王,让他把魏王煮成肉汤剁成肉酱。”

辛垣衍吓一跳,“太过分了!你怎么能让秦王这么做?”

辛垣衍马上举例:“商纣王的三公,鬼侯献女被嫌丑剁成肉酱,鄂猴求情被做成肉干,文王叹气,就被关起来等死。魏王一旦遵秦为帝不就是自己往案板上送吗?”

又举例:“齐闵王想摆天子威风去弱小的鲁国和邹国,要求人家国君搬家交出钥匙,亲自伺候吃饭,甚至要人家把棺材调转方向方便他吊唁,结果人家宁愿自杀也不开门。鲁国邹国的大臣那么弱小都不肯接受这种屈辱,魏国堂堂大国却因为怕打一仗就想尊秦为帝,这连周国鲁国的奴仆都不如。”

重点最后补刀:“真让秦国当了皇帝,他会随意任免各国大臣安插亲信,还会把他们的女儿宠妾塞进魏王后宫当眼线。到时候魏王能睡安稳觉?你辛将军还能保住现在的地位和恩宠吗?”

辛垣衍听的冷汗直冒,猛得站起来连连作揖:“哎呀!我原先以为您是个普通人,今天才知道您是真正的天下高士,我这就走,再也不敢提尊情帝地了!”说完赶紧溜了。

秦军将领听说鲁仲连一席话竟吓退了魏国使者,心里也发毛,大军竟后退了五十里。不久魏国杏陵君窃符救赵成功,秦君彻底撤退。

平原军想鲁仲连,封管送千金,都被他坚决拒绝。鲁仲连笑着说:“天下真正的贤仕,最可贵的是能替人排忧解难,消除混乱却分毫不取!如果收了报酬那和做买卖的商人有什么区别?我鲁仲连可不愿做商人。”说完潇洒离去,从此再没露面。

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

1.鲁仲连通过深入分析秦称帝的危害,以历史事例和逻辑推理说服辛垣衍,最终使秦军退兵。这表明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冷静思考、理性分析并运用智慧解决问题,往往比盲目对抗更有效。在现代,无论是处理商业竞争、外交冲突还是个人矛盾,都需要具备这种理性应对的能力。

2.鲁仲连坚决反对尊秦为帝,即使面对秦国的强大压力,也绝不妥协。这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对于涉及原则和底线的问题,不能因权势或利益而屈服。在职场、社会交往或国际关系中,坚守正义和尊严,不随波逐流,是维护自身价值和尊严的关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