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规律,耐心的倍增器
很多时候我们对困难的事物缺乏耐心,是因为看不到全局,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所以总是拿着天性这把短视之尺到处衡量,以为做成一件事很简单。实际上,如果我们能了解一些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改用理性这把客观之尺,则会极大的提升耐心。
复利效应显示了价值积累的普遍规律,前期增长非常缓慢,但到达一个拐点后会飞速增长。
舒适区边缘另一个重要的规律是它揭示了能力成长的普遍法则:无个体还是群体,其能力都以“舒适区一拉伸区”一困难区”的形式分布,要想让自自己高效成长,必须让自己始终处于舒适区的边缘,贸然跨到困难区会让自己受挫,而始终停留在舒适区会让自己停滞。
对于学习成长而言,成长权重对比是每个人都应该首先认识的,它揭示了学习、思考、行动和改变在成长过程中的关系:即对学习而言,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如果不盯住内层的改变量,那么在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量,也会事倍功半。因此,从权重上看,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微观规律是学习的平台期,这个规律表明学习进展和时间的关系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线性关系(学多少是多少),而是呈现一种波浪式的上升曲线。
几乎任何学习都是这样,刚开始的时候进步很快,然后会变慢,进入一个平台期,在平台期,我们可能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但看起来毫无进展,甚至可能退步,不过这仅仅是一个假象,因为大脑中的神经元细胞依旧在发生链接,并被不停的巩固到了某一节点后,就会进入下一个快速的上升阶段。
当我们清楚了,上述规律之后,就能在面对长期的冷寂或挫折失败时做出与他人不同的选择:有人选择放弃,而我们选择继续坚持。
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结果,而是具有长远目标的结果。这也侧面回答了为什么我们需要终身学习。因为当我们知道的规律越多,就越能定位自己所处的阶段和位置,预估未来的结果,进而增强自己持续行动的耐心。所以,对外部世界的规律的认知,能使我们耐心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