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的忙,是一种治愈

很喜欢一句话:“忙起来真好,什么杂七杂八的心思都不见了。”

生活中,我们总免不了要面对许多大大小小的烦心琐碎的事,我们总以为闲了就会舒服,其实闲只不过是繁忙生活中的适当暂停。

人太闲就容易陷入到琐事的纠纷里,庸人自扰,抓住一点小情绪就无限放大,陷入负面情绪的黑洞里,最后影响生活。

忙是治愈一切矫情的良方。

当一个人有事可忙,就没有那么多时间胡思乱想,因为当你专注做一件事的时候,你的心思都扑在这件事情上,就没有心思顾及别的情绪,糟糕会被你遗忘,不适也会被你忽略。

所以,当你陷入一段不愉快的情绪中,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往前走,去做有意义的事,让自己忙起来。

01

有事可忙的人,一定比整天无所事事的人要健康、快乐、温暖而明亮。

我这一生当中,我的奶奶是我非常敬佩的人之一。在我记事以来,奶奶就没有一天睡过懒觉,每天都起得很早,一年365天,每天都有事干。

奶奶年轻时,爷爷去世得早,她便一个人担起了养家糊口、抚养四个孩子的重任。家里所有的活,不管是重活还是轻活,几乎都落到了奶奶一个人的肩上。

奶奶没有任何抱怨,也没有因此而悲春伤秋,一蹶不振。

而是一个人默默地把失去爷爷的悲痛深埋心底,从而更加努力和勤奋地投入到柴米油盐都要靠体力来挣的生活,心里只想着要更加努力地干活,养活四个孩子。


从那时起,身处生产合作时期的奶奶,就在生产队里主动领没人愿意干的体力活来干,比如挑稻谷,比如跋山涉水地到很远的山上挑柴。

听奶奶说当时她经常天没亮就出门,走路去很远的山里挑柴,上百斤重一担的木柴,奶奶硬是和男人一样一担担地挑了回来。

那时候大家一起下地干活,收稻谷的时候,很少有人愿意去挑稻谷,大多数人都选择拿着镰刀在田里割稻谷。

几乎没有人愿意选挑稻谷这份需要消耗大量体力的苦差事,虽然干重活挣得的工分会稍微比轻活多一点点。

奶奶却想着家里只有她一个大人干活,要养四个孩子,就必须多干活争取多挣一些工分。因此,每次割稻谷,奶奶都主动“请缨”加入挑稻谷的“队伍”。

挑稻谷的“队伍”大多数都是由干重活的男人组成,奶奶却没有因为自己是女人而偷工减料要求特殊对待,不管箩筐里的谷子装得有多满,奶奶都毫无怨言地照样挑起担子。

02

久而久之,奶奶的举动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分配工作的人一有重活就会想到奶奶,奶奶也因此有机会多挣一些工分。

奶奶只管沉心于干活,精神日复一日的集中活跃在干活上,渐渐淡忘了失去爷爷的悲痛,因为经常干体力活,身体得到了锻炼而变得更加健康。

奶奶说当时只要有活干她就很开心,心里只想着有活干就有盼头,因为这样就可以养活自己的四个孩子,只要能多挣点工分自己就心满意足了。

日子简简单单,渺小重复,奶奶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得到治愈,从而保持了健康和快乐。

想起在网上看过的一段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沼泽,你不必拉我。在我最黑暗的那段人生,是我自己把自己拉出深渊的。如果没有那个人,我就做那个人。

船停泊在港湾里是很安全的,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不知道洗干净了没有,但只要一直洗就好了。”

奶奶就是那个自己把自己从深渊里拉出来的人。有句话说得好,“没有人能把努力发光的你,拉到黑暗里”。


03

奶奶历尽沧桑,却依然是一个温暖而明亮的人。

作为一名留守儿童,在奶奶的陪伴下,我带着奶奶给的温暖和爱度过了那美好的年少时光。

无论是要早起上学的我,还是假期可以整天呆在家里的我,起床后都会发现,奶奶已经煮好了热腾腾的粥,不急不躁地准备开启新一天的忙碌。

等我开始吃早餐的时候,奶奶早已准备好出门干活需要的一切,出发干活去了。奶奶通常一忙就是一整天,中午有时候回来做饭吃,有时候是早上做好了带到干活的地里或山上吃。

取决于奶奶到哪里干活,去离家近的地里干活那天,中午就回家吃,去离家

稍微远点的山上干活,就带饭,直到傍晚才回家。

傍晚回到家,又开始忙起晚饭来了。即便奶奶每天都有事要忙,她都不会忘记关爱自己的家人,她会精心地准备每一顿饭,把自己的温暖悄无声息地注入到我们的一日三餐中。

奶奶经常会特地做我喜欢吃的菜,或者是小吃,虽然有的家常小吃做起来可能要花大半天的功夫。但奶奶从来都是带着愉悦的心情来精心制作,所以,奶奶烧的饭菜、做的小吃都很美味。

每次吃奶奶做的饭菜,我都能吃出幸福的味道,奶奶也会因为我们吃得开心而跟着开心。

我想奶奶心里一定充满着温暖和明亮,因为这样的人,才会不敷衍生活,精心准备每一顿饭,并通过简单的一日三餐把温暖传递给身边的人。

晨起暮落,这样忙碌的日子,简简单单,日复一日。奶奶却过得心满意足,健康快乐,同时温暖着身边的人。

04

如果你问我,你最喜欢什么时候的你,我会说初中。

那时候的我有个特点,就是‘忙’,一天24小时,“档期”排的非常满,连洗澡的时间都不超过5分钟。

我喜欢我初中时候的状态,那时候我每天都很忙。那时,念的是寄宿学校,一周有六天呆在学校,周天在家呆一天。

因为心里有想要考上市里重点高中的目标,所以每天都动力十足。除此之外,我当时还很喜欢看小说。

因此,除了保证投入各科的学习时间外,我几乎把所有能用的时间都拿来看小说了,把自己的学习看书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

记得那时,不管春夏秋冬,我都是下午第二节课下课了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到洗澡房去洗澡,下课10分钟完成洗澡并冲回教室上第三节课。

当然,初中三年,我都没有留过长发,为的就是打理起来省事。

现在想起来,我都有点佩服当时的自己。

利用课间时间洗澡是为了避开洗澡高峰期,从而把时间节省出来用到学习和看书上。当时学校条件有限,不管是打热水、打饭还是洗衣服都很拥挤,要排很长的队伍。

因此,在学校里,连做每一件生活的小事,都是争分夺秒地完成。

初中的日子虽然忙,但我过得很充实,每天都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往哪里去。每天都有事可忙、斗志昂扬,没有迷茫,没有焦虑。

我喜欢那个状态下的我。

时至今日,我依然感谢初中时候的那个我,因为没有当时的我,就没有现在的我。

适当的忙,让精神集中活跃在一件事上,远离负面情绪,告别焦虑和迷茫,让身体和大脑清醒有活力。

愿你我都能在适当的忙碌中治愈自己,从而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保持健康和快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