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从标题,开头一直到结尾满是写作技巧的华丽丽的文案,和另外一篇朴实,但充满了情感的文案,相信大多数读者都会选择后者,因为后者走心,能打动自己。
如果一篇文案能走心,能打动读者,即使这篇文案里没有什么写作技巧,但仍不失为一篇好文案。
何谓走心?走心就是读者读了你的文字,对你提供的信息或者你这个人,表示了强烈的认同,他不是认同你,而是认同他自己,他从你的文字和你的为人中看到了他自己。
你的读者可能是初中生,高中生,企业高管,刚毕业的新手,五六十岁的老人等等各种各样的人,不同人对不同的文字有不同的认识。
所以走心只能针对特定的人群,不同年龄的人他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你只能写出让特定的人认同的文字。
至于走心,人性中的真善美,假丑恶都能让人走心,真善美属于衡量正能量的走心,假丑恶属于揭露社会假丑恶的走心。
举例:以前可能在新闻上看到过,一个小女孩扶摔倒的老人起来送至医院,旁边的吃瓜群众就在那默默地看着,甚至会喝倒彩。前面的小女孩是非常善良的,吃瓜群众是人性丑恶的一面,这两者都能让人共鸣。第一种人会让本身就是善良的人惺惺相惜,第二种人能与那种同样是看热闹好奇心驱使的那群大众共鸣,因为揭露的是人性中的丑恶面(看热闹,落井下石),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都能让人认同,让人走心。写文章时你要考虑清楚你想打动哪一种类型的人。
比如说你是一个上进好学的年轻人,你想试图影响一拨处在迷茫焦虑这个阶段的人,那么你的上进,你的努力就会引起上进的人的共鸣,而无法引起好吃懒做的人的共鸣。
所以,你打算写走心文字,或者试图让读者认同你的文字时,首先问问自己,你是打算弘扬真善美,还是弘扬假丑恶,或者去平和人性中丑恶的一面,你首先得了解清楚。
走心文案的三个模式
走心文案的三个模式:故事+情感+价值观
走心文案与朋友圈看到的鸡汤文字不一样,鸡汤文字仅仅是传递一种情绪,不会提供丰富的故事和具体的案例,仅仅是一种情绪的表达。
你如果写故事无法让读者共鸣,就要考虑有没有亮点,亮点就是和读者有什么关系,能给读者带去什么核心价值,有没有反映某一个人群的特点。
如何挖掘一个好故事
1、挖掘那些让自己撕心裂肺痛苦,要撞墙的故事。
2、挖掘那些让自己高兴得想告诉全世界的故事。
3、挖掘那些具有恐惧,羞愧,令血液流动速度明显变化的感觉的故事。
如何才能讲好一个故事
第一:故事一次只写一个主题。
第二:故事要有情绪递进,要有情节。
第三,如果你要描写痛苦,就要写痛苦之后的转变。
读者花了时间看了你的故事,不是想静静地和你度过一段时光,而是因为他在故事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的过去,自己的现在,自己的将来,然后他看到了主人公身上的一些转变,他找到了一条出路,找到了一个出口,想象着自己也能够像主人公那样发生改变,如果你的故事无法给读者启发,无法给读者提供独特的信息和价值,建议不要写了。
仅仅写一个故事或是给读者带去价值的故事,那还不足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如何引起共鸣,那就要把读者当做朋友,把读者当做上帝来服务。
读者读你的故事,和你产生共鸣,一定是和你交流,读你的文字的过程中,让他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某种情感,他的老师,他的兄弟,他的父辈,或者是想象中的某个人联系起来。
情感的作用非常大,千万不要只做信息传递的搬运工,而是要看你所传递的信息背后所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什么叫情感,情感就是让你血液的流动速度发生变化,让你的心微微一颤,让你的注意力变得集中起来的人文关怀。
讲一个好故事,传递让人心动共鸣的情感,但是能否让人真正心动,让人真正认同你的的文字,其实还不一定,如果你要做到让读者产生深刻的共鸣,那么你就要做到第三点,传递故事背后,人物背后的一种价值观。
如果你要写出走心的文案,让读者认同的文章,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
1.具有独特性。
2.给读者带去有价值的故事和情感。
3.要传递出故事和人物背后的价值观。
其实你去回顾下最近几个月让你看到的,让你转发,打赏的文字,你会发现不是文字特别优美,也不是内容有很多干货,而是你会发现这些内容都会对你有所启发,让你觉得这个人物背后所代表的精神或者价值观让你非常认同,你找到了价值观和你相符的人,所以你才会转发,打赏这些文字。
走心文案两个重要原则
真实
你要写的内容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小说,小说和新媒体写作是不一样的,小说提供的是一种生活的可能性,和一种意外,一种娱乐的体验,一种消遣。
写走心的文字目的是真诚地表达自己,与读者产生共鸣。
真实的内容能够让你自动自发地写出实实在在发生的东西。
如果你能够写出细节,那么你就能真正地感动别人,因为细节描写能给读者带来画面感,进而与读者产生共鸣,所以最好是能够有细节描写。
情感
情感就是你要让读者觉得你是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不是在写干货文。
最后,说两点注意事项
1.写作角度
视角是选用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口吻是朋友间的谈心,还是新闻发布会的严肃。
2.写作的语言
有没有觉得书面语太多? 是否使用了能形象化的词语?有没有加入对话?有没有使用讽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