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心灵指引之书,它将告诉你如何把日常生活中的痛苦减少到最少,如何活得更好更开心。”这是张德芬老师对《当下的力量》一书的解读,这是一本用心去感受的书,透过那些直入心灵的文字引导我们走出迷茫与困惑;引导我们回归当下,关注内在感受;觉知自我追求内心的平和和宁静。
觉察自我,莫要将痛苦放大
通常情况下,当下所有的痛苦,都是源自与对现状某种形式的不接受、某种形式的无意识的抗拒。是的,想要在工作中如鱼得水、想要在生活中顺风顺水、想要让诸事一切顺遂,但是哪有那么多天遂人愿,单位里学生状况百出,自己想通过努力取得成绩却发现付出和努力不能成正比,亲子之间也是鸡飞狗跳,孩子的学习让人陷入无休止的焦虑之中,整个人处于混沌迷茫找不到方向的痛苦之中。
其实所有痛苦的根源都在于人在内心深处对自己被外在世界认同的渴望。一旦这种认同不能够被实现的时候,人就会产生自责、恐慌和焦虑等负面的情绪,并且不断的用这种情绪折磨,如果不及时觉察自我这种痛苦的折磨会伴随人的一生,不断的在自我攻击、自我惩罚中消耗消耗能量。
如何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态呢?那就是停止思维认同,从自我的审视、批判中走出来,用心觉察自己的这些行为背后的渴望,感受情绪的来源,思考自己想法的初衷。问一问自己别人的评价很重要吗?我真的有这么差劲吗?
那个乞丐坐在宝藏箱上乞讨的故事,就是在告诉我们不要一味向外求,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而是忽略自己的的在在富足,其实自己所拥有的才是别人无法企及的财富。多去觉察自己身上所具有的别人所不具备的能力,相信自己是想要的太多,反而什么也抓不住。不要跟外在的自己较劲,放下过多的苛求。
真的是这样,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的成就感、安全感、舒适感、认同感,但他们都没有觉察自己已经拥有了比这些更为珍贵的东西,那就是内在的自洽和丰盈。
停止内耗,开启积极应对
当所求不能达成所愿的时候,就会把目标指向自己,认为是自己的能力不够,不能胜任做一个好老师的工作,不能胜任一个好母亲的角色,更不可能去成为最好的自己。明知熬夜伤身体却在夜夜熬,仿佛早睡就是浪费时间;上课讲课侃侃而谈,但是面对陌生人就心虚胆战,自己就是一个妥妥的社恐;身边有很多高人却不敢请教,就怕麻烦别人害怕被人拒绝;想做的事情不敢去做,总是担心万一干砸了怎么办?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陷入瞻前顾后,自我否定的内耗之中,时时处处都活在自己给自己画的框框中。缕缕的焦虑犹如蚕丝把自己牢牢的束缚住,挣脱不开,突破不了。
《当下的力量》中说,思维和时间(过去和未来)是密不可分的。思维不断利用过去和未来来掩盖当下时刻。焦虑、紧张、不安、压力、烦恼以及所有形式的恐惧,都是因为对未来过于关注而对当下关注不够引起的;愧疚、后悔、悲伤、怨恨、痛苦以及所有形式的不宽恕都是由于过度关注过去而很少关注当下时刻引起的。因此,我们可以用思维换框的方法来调整自己。度娘是这样回答的:“思维换框是一种思维标准重构的技术,是用一种新的思维、信念和价值观,去审视和解读我们遇到的人和事,从而帮助我们找到新的目标、方向和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用我浅显的理解来看,那就是跳出陈旧的思维框架换个角度看问题,用成长性思维去寻找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出路。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故事: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一个卖棉花一个卖雨伞,阴天她会担心卖棉花的女儿没生意,晴天她会担心卖伞的女儿没生意。如此这般,无论阴天还是晴天她总是郁郁寡欢。如果她会运用换框法来调整自己的心态,从积极的意义来思考,如果艳阳高照就为卖棉花的女儿高兴,如果阴雨蒙蒙就为卖伞的女儿感到高兴。这样一调整,事情的意义也就不一样了,心情自然也就快乐起来了。
把负面的观点转换成正面的想法,给自己带来积极的心理暗示,就可以让自己的感觉没有那么糟糕。
“自己就是一个社恐,不愿意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
面对负面的自我判断,也可以换一个思维框架,因为任何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有价值,只是可能在另外的一种环境下发挥的价值比较大,所以我们要找出让自己能力优势的得到发挥的有利环境来实现自我的价值。这也就是环境换框法。
我不是一个外向型的人,但是我是行政支援模式,不做公开露面但是我可以做一些幕后工作,我能把班级活动安排的有声有色;我能给孩子们搭建舞台,让孩子们的才华得到提升;我能团结同事在团队中做好协助工作。用积极的思维方式给自己赋能,这样当面对他人的职责和怀疑的时候,就不会产生消极的心态或做出无意识的反应,像防卫、攻击或退缩,而是要让它们从你身上通过。不要去抗拒,就不会有人受到伤害。这就是宽恕。这样你会变得坚强无比,你不再受制于人,也不再被你的思维所控制。
不被焦虑迷茫来内耗自己,忘却你思维创造出的生活情境(小我),并将注意力集中在无时间的当下,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在不同场景中的能力点的开展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不对当下时刻贴任何心理标签,不断地臣服于当下。在臣服的状态中,你会清楚地看到你需要做什么,然后立即采取行动。
5
世事无常,而你与本体同在
无常是万事万物的本质,也是你生命中遇到的所有情况的特点。有幸福就会有不幸,有快乐就会有痛苦。接受“凡生者必灭”,事物必然走向它的反面。不要去抗拒本然,接受并承认事物的本质。但这不是说你不需要再去欣赏、享受开心或美好的事情,而是说不要通过它们去寻找一些它们不能给予的东西——身份认同、永恒和满足的感觉,这是痛苦的成因。外界不会永远地满足你的要求,它们只会暂时地和表面上地满足你。把快乐寄托在向外驰求上,就像喝盐水解渴一样,得到的越多越不满足。事实和生活条件可以给你快乐,但它无法给你喜悦。喜悦是你内在宁静状态的关键部分;它是你的自然状态(本体),不是努力才能获得的。
你生活的外在情况和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事情(生活情境),都是湖泊的表面。随着循环和季节的变化,湖面有时平静,有时波澜起伏。然而在湖的深处,总是宁静的(生命/本体)。你就是整个大湖。你内心的平静不依赖任何变化。你与本体同在——永恒、无时间、不朽,并且你不需要从时时时变化的外在世界来获得成就或幸福。你还是会享受外在世界,但是不会再执着于它。你可能无法快乐,但是你的内心却很平和。
6
拥抱自然,从大自然中领悟
消极心态完全是不自然的。地球上只有人类才有消极心态。你看到过不开心的花朵或有压力的橡树吗?你是否遇到过抑郁的海豚、自尊有问题的青蛙、无法放松的猫、充满仇恨或怨恨的小鸟?那些偶尔表现出这些消极心态或神经质行为的动物,是因为它们在与人类亲密接触的过程中被人类反应影响了。
请观察自然中的动物或植物,让它们教你如何接受现实,向当下臣服。让它们教你如何获得本体意识,教你成为你自己,使你变得更为真实。让它们教你如何生活,如何面临死亡,而且无惧生死。观察万事是如何运作的,生命的奇迹是如何在没有不满的状态下展现在你面前的。这就是”看看这些百合花是如何生长的;它们不耕不纺却过得好好的“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