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永澄老师关于《走出八大误区,轻松提升自律》的分享,弄明白了一个概念:原来,自律是用来解决问题的!
以前有朋友说我,“你自律性挺强的啊,上课都能认真听讲、记笔记,我就老走神、听不进去;你都能做到早起、跑步,我也想这样,可还是忍不住睡觉;你说完成今天的任务再去休息就不会拖到明天,我可不行”等等。听人家那么夸自己,谦虚归谦虚,但心里也窃喜:是啊,我自律性挺强的,靠着自律获得优异成绩、规律的作息、健康的身体和高效的做事。
但是,听了今天的分享,加上回想《自控力》部分内容,我之前的“自律”不过是自控力或者说意志力强了些,并不是真的自律,自律的重要性远大于自控和毅力,虽然通过自律收获很多,但不明白,自律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第一步。再细想,我以前的意识和行为,或多或少也陷入了自律的误区,比如:
自律还不简单,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多么像曾经坚持早起的我,在他人看来我是一个自律的人,而自己也认为自己知道什么是自律
自律就是每天都做,不能长期坚持的都不叫自律--比如间歇性地去徒步,从没认为是自律行为,只是作为兴趣
自律就是自控力,看谁能控制自己,只有控制自己才算自律--就像朋友说的,自律一点,管住嘴、迈开腿,否则胖子是没有未来的。然而没有控制自己的胖子照样可以过的很好。
我做不到自律,所以我不适一个自律的人--亲爱的朋友,如果早一点听到永澄老师的分享,估计就不会这样想了。
自律强的人各个方面都好,如果做不好就不是一个自律的人--典型的以偏概全,怎可一棒子打死一群人呢?
走进误区好比走进雷区,遭遇“砰砰砰”地连续炸轰,庆幸我没有中枪“自律好枯燥无聊”,也没有因为自认为的自律而变得没有朋友,相反,那让我的游乐能量场吸引了许多同频率的伙伴,然后也多少带着她们陷入了前面说的误区。
自律看似简单,做起来难,现在这么一分析还挺复杂的,那我为什么还要自律?自律到底是什么呢?对我来说有什么作用和意义?起初,自律对我来说就是管住自己,靠自控和意志力去行动和收获,但是在遇到问题时,就容易发生能量内耗、陷入纠结和痛苦的状态,然后自认为的自律就会受到威胁--能量、精力不够或者干脆坚持不下去。其实,遇到问题会痛苦,来源于人类趋利避害的动机,每个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成为一个个触发器,非理性的自己第一反应就是逃避,当问题出现,它背后隐约带着痛苦。动机第一反应是避开,于是诱发一个行为,比如假装问题不存在,或者拖延、忽略、情绪波动等,以此来保护小我不受伤害,让自己停留在舒适区,这样情况下,触发器就会被强化,于是反复在问题中挣扎却也逃脱、解决不了。用人类行为本质模型(TMBRT)可以直接从本质上找寻痛苦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说自律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到底要用来解决什么问题?自律、痛苦、问题和成长之间是什么关系?首先要有一个信念--问题是成长的契机,遇到问题就感觉痛苦是因为感性的小我在作用,而自律是一种有意识的,尊重现实的、承担成长责任的,把痛苦转化成快乐的能力。从本质上看,自律是一种能力。如果没有自律的话,问题会带来痛苦,没有自律就没有意识,就不能觉察问题是成长的契机。尊重当下的现实,遇到问题承担起成长的责任,承认问题是自己的问题,成长自然也就奔向自己。但凡逃避问题、忽略现实的,小我会开心,但理性我就被埋没、不开心。我是期待不断成长的伙伴,用自律去解决问题,不但能让自己有收获,而且还不至于总沦陷在问题中纠结。
回到“真自由”训练营,我想也是应了《少有人走的路》中的一句话:自律才是真自由。永澄老师讲过问题管理,而问题管理方法论的第一步就是自律--只要有问题,就思考是否推迟了满足感?直面现实了吗?承担责任了吗?承诺改变了吗?采取行动了吗?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就已经是在解决问题了。
而这个过程也就是永澄老师分享的“做好自律五步走”FACT 模型:
推迟满足感--先推迟小我的满足感
直面现实--face to the reality 直接面对自己当下的现实,即便自己很不喜欢、不愿意、不舒服的情况都不要逃避
承担责任--admit your responsibility 承认自己的问题和责任,告诉自己:是的,无论如何,这是我的责任
承诺改变--commit to make changes 做出承诺要去改变现状,困难也要做出尝试
采取行动--take actions 行动起来,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
写到这里,想到15年初和先生计划买房子的事情,当时因为手头并不宽裕,买房的决心也不是很强烈,在去看了看市场之后,我们决定省吃俭用、咬咬牙买房,我们要做的不过是要推迟去游玩、购物等资金开销带来的小我满足感,认识到我们当下会经历一段稍微困难的时光,但是买房是我们的事情、我们的决定,我们应该承担起责任,那我们也得吃得起苦,迈开那一步去凑钱、去处理各种事宜。最后,我们在不依靠家庭力量,自己搞定这些事情的时候,不也轻松地长舒一口气?现在想,这也是一种自律带来的真自由吧!
最后,再回到永澄老师在分享前提到的目的和目标:
1,通过一个案例找出一些误区,说明自律是什么
--自律是一种有意识的,尊重现实的、承担成长责任的,把痛苦转化成快乐的能力。从本质上看,自律是一种能力。
2,澄清自律对于期待成长的伙伴来说为啥这么重要
--自律是用来解决问题的,问题会带来痛苦,但解决的问题是成长的契机
3,自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如果没有自律的话,问题会带来痛苦,没有自律就没有意识,就不能觉察问题是成长的契机。尊重当下的现实,遇到问题承担起成长的责任,承认问题是自己的问题,成长自然也就奔向自己。做好自律五步走即为具体方法。
4,给出提升自律力的工具--短期自律提升表,此表形成新的循环放在自己的内心,纠结问题就会浪费能量,使用此表可以帮助解决问题、防止内耗(幸福的标准是不内耗)。
写到结尾,觉得思路清晰很多,对内容也有理解,改变了原来对自律的认识,进阶使用自律五步法和短期自律提升表。
感恩!
注:
文中提到人类行为本质模型(TMBRT-甜面包热汤模型),是5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分别是:
Trigger 触发器
Motication 动机
Behavior 行为
Reward 奖励
Trigger's Sensiticity 触发器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