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这篇小说作者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山洪暴发,他以自己的威信、忠于职守的信念和沉稳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但是想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此,我紧扣小说的三要素,围绕以下几个活动展开教学:1、环境描写:找出描写雨、洪水、桥的句子,读一读并批注。2、人物形象:课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用波浪线画出描写老汉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之后与同学交流自己对老汉的认识。3、环境描写对故事情节发展和表现人物的作用。
在学生对老汉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我又让学生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说明原因,然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自己的感动,从而升华对老汉的理解和认识。朗读时,注意引导学生读出洪水的肆虐,情况的危急,人们的慌乱和老汉的沉着、镇定。在学生理解、感悟了课文内容之后,我还注意从表达方法这一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让学生再次深入到文本中,去发现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指导学生从课文结构的安排、句式特点、语言描写等多个角度引发思考,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此外,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大量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针对这些特点,我又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交流预习后,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后,将学生找到的句子在一张幻灯片上展示出来,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可以从内容上来谈,也可以从作者的表达方法上谈;在体会老汉言行的时候,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老汉说的话,从而体会老汉临危不乱,沉着冷静,用严格先人后己的党纪控制了局面,组织大家有序地撤离;引导学生体会老汉从刚开始恶狠狠的“揪”到最后危难关头的“推”,小伙子的“瞪”到最后危难关头又“推”老汉先走,引导学生发现矛盾,提出疑惑,体会到老汉既是村支书记,也是一位父亲。最后让学生通过用自己的话来赞美老汉,并尽量使用上“桥”字,从而理解题目“桥”所蕴含的深意。
当然,课堂中也有不足之处。
1、应该抓住课堂上生成的一些新资源来引导学生,提高教学效率。
2、在最后让学生用上“桥”来赞美老汉,提的要求有些高了,使得学生不知该如何回答,如果将这个问题分解一下,先让学生发自内心的赞美老汉,然后再用上“桥”,这样效果会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