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参加了融合催眠研究院第六次线上读书会,阅读了胥洪模与张智强两位专家个案展示内容,收获很大。
人的疾病,按中医的观点,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疾病都是由血郁气滞造成的。胥洪模老师讲,中医心理催眠,就是改善个案他全身的循环。
从整个个案展示过程可以看出来,晃动身体,导入催眠;举起双手,深化催眠;原地踏步,继续深化;唱出来笑出来,身心切换,改善状态;飞起来,进一步深化。催眠过程围绕目标(家庭温馨,身体健康,坚强自信)直接暗示,反复强化,引导个案身体一直在动,就是通过身体的动改善全身的循环,达到血通气通疾病不生。胥老师在催眠中不断地对学员讲解,其实穿插的讲解,不仅是在推广中医心理催眠技术,也是对个案的一种反复的间接暗示。
姚松波老师讲过飞翔法提升自信,那个引导词是个方向性,引导个案自由联想。胥老师催眠中引导个案飞翔,引导词非常具体形象,“飞吧,飞吧,你在祥云当中,尽情的飞翔,像腾云驾雾一样,已经成了仙,头后有光,脚踩祥云,威力无比。”中国传统文化本来就有许多神话故事与传说,道家修仙访道,影视作品中也有完差画面的呈现,我个人觉得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可以运用到催眠中。
张智强老师的个案展示,我感受到了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师的深厚的基本功。如何建立咨访关系,如何确定目标,怎么样做到尊重,倾听,理解。张智强老师的访谈如行云流水,非常有亲和力,从一开始的猜年纪,让个案环视在座的各位,选椅子,送水给个案,让个案倒水,都是对个案充分的尊重,增加个案安全感,建立信任的咨访关系。这真的不是一日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