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以直接概括冲击贫乏的散文理论——建构现代散文理论基础
对于文学文本解读学的建构,最为艰巨的可能是散文,这是因为:
第一,中国现当代散文作为一种文体和其他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就是在西方文学中没有相对应的体裁。
第二,西方理解的散文从外延到内涵都是重质性,随笔往往横跨纯文学与非文学与我们所理解的以抒情为主的散文相距甚远,因而西方文学中基本没有散文理论。
第三,西方文学中也没有流派,然而中国现当代散文不像其他形式那样,可以随西方文学流派而频繁的更迭在根本上它是封闭性发展的,因为封闭所以先天不足,发展迟缓,理论匮乏。
一 现代散文审美小品的历史选择和中国散文审智大品的失落
和我们所理解的散文比较接近的并不是prose,而是 Essay和 Belles littres,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随笔小品和美文。
按西方的理解,随笔是一种分析、思索、解释、评论性质的,具有一定文学性的作品。
周作人,说散文应该像明末的公安派那样独抒性灵,以抒情叙事为主。
周作人把桐城派散文的糟粕和精华一直抛弃了,最主要的是造成了现代散文智性长期贫弱的后果。
二 真情实感论:归纳和演绎法的局限
80年代以来影响最大的是林非的真情实感论:散文创作是一种表达内心体验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它主要是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真情实感打动读者。狭义散文以抒情性为侧重,融合形象的叙事与精辟的议论。
在当前文艺理论解读学理论界中,逻辑方法主要是演绎法。所依据的理论,主要是传统的表现论。
演绎法的最大局限,就是结论早已包含在大前提中了,因而演绎法只能从已知到已知,并不能从已知到未知,所以说演绎法是不能产生新知识的。
归纳法以经验的归纳为主,归纳法也有局限。因为理论的基本要求是具备普遍性,但不管是个人的还是时代的经验,毕竟是有限的经验的狭隘性和理论的无限普适性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作为演绎法的一种互补形式,归纳法有显而易见的优越性,那就是不是从概念定义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不但有相对的可靠性,而且可以在实证的基础上提供超越普遍理念的特殊知识。
要真正建构可靠严密的散文理论,不能单纯依赖演绎法,有必要从经验的归纳去寻求其特殊奥秘。
三 真情实感,还是虚实相生?
真情实感论在方法上是跛脚的,因为真情和实感是一对永恒的矛盾,动了情,感觉就要发生变异。如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根本没有亲临其楼,哪来的实感?
余秋雨把诗的激情和文化的质性,水乳交融的结合在一起迈向了散文的新阶段,实现了从主情到主治的历史过渡,一批散文作家成了他的追随者。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余秋雨却引发了空前的争论,他的散文从审美情感到审智散文之间的一座断桥。从真情实感也就是审美情感论来看,他的文章存在过多的文化智性,而从先锋的审智的眼光来看,又有太多的感情渲染,被视为滥情。
四 真情虚感在文体中的分化
真情实感论最大的缺失还在于,它号称散文理论却并未接触散文本身的特殊矛盾。
真情实感事实上就是内情和外感,不管是内情还是外感,都得是有特点的,一般化的普遍性老一套的情感是缺乏审美价值的。
外感越是概括诗歌的想象的空间越是广阔,情感越是自由。
散文的艺术奥秘在于,同样是特殊的情感,它的外感越是特殊越好。
五 抓住县城理论不能解决的难题:审丑
从五四时期散文就被归结为美文,美文就应该是美化的,诗化的,既美化环境又美化主体精神。
审丑不一定是对象外表丑,也可能是情感非常冷,接近0度。
只有无情才是丑,审丑和对象的关系并不太大,不管对象是美还是丑,只要有强烈丰富独特的感情就仍然是审美的。
表现强烈的感情婉约的感情叫做审美,那么表现冷漠无情呢,应该叫审丑。
在丑恶面前无动于衷,丑之极致,不觉其丑,转化为无情之丑,转化为艺术的丑。这就是审丑散文家所追求的。
六 亚审丑:幽默散文
它们不追求诗意美化,而是把表现对象写得很煞风景,甚至令人恶心,有种不怕丑的倾向,你说它审丑吧,它又并不冷漠,它有感情,不过不是诗意的感情,而是一种诙谐的感情,所以不能笼统叫审丑,而只是接近于审丑,叫它亚审丑可能比较合适。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写长妈妈的“大”字的睡相。
七 审智:既不抒情,亦不幽默
在抒情和幽默的逻辑之外寻求反抒情反幽默的天地。
余秋雨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他成了这个历史关键时期的过渡桥梁,他在抒情散文中水乳交融地渗入了文化人格的思考和批判,达到了情智交融的境界,但他并没有完成从审美向审智美学的过渡,只是突破了审美抒情,并没有达到完全审智岸。
周国平的散文,不像散文,也不像审智的散文,有两个原因。
首先沈志散文虽然排斥抒情,但并不排斥感性,感性太薄弱就显得太抽象与艺术无缘。感知是感性的关键,周国平几乎完全忽略了感觉。
其次智性形成观念直截了当,,缺乏审视心灵变换的层次,不足以把读者带到观念和话语的形成与衍生的过程中去,只有在过程中智性才会因为审而延长,视的感觉才会强化了,向审美做某种程度的接近,也才有了可能。关键在于把质性观念话语形成产生变异转化导错乃至颠覆的过程,在读者的想象中展示出来。一般作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缺乏这样的财力,因而造成了有智而不审的现象,这就失去了从抽象到具象,从智性到感性,从审智到审美渗透的机遇。
智性散文不同于纯粹的智性抽象,她必须有感性,就是讲思想活动也要有感觉感受的过程,要有智性被审视的过程。
中国当代最早集中出现的审智散文,是南帆的《文明七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