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回忆一下你自己的经历,或者家人、别人的都可以。当别人送你礼物后、或者别人帮了你的忙后,你的感受,想法是什么?你会去采取什么行动?为什么?】
我是一个不太会表达自己感情,但又很想珍惜每一段感情的人,包括与家人,朋友,同学,同事等等,毫无意外的是有些人终究是渐行渐远了。
说到收礼物这件事,我想说“我留住了礼物,却丢了送礼物的人”。直到今天我还保留着大学甚至是中学时期同学朋友送的礼物,有时偶尔被孩子翻出来玩的时候,我都还能记起来这件礼物是谁送的。收到礼物时,当然是开心的,一般情况下我都会回送礼物给对方,我把礼物看的很重,会记很久,但是当年送礼物的人慢慢的越走越远,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印象深刻的还是大学时期一次对礼物和送礼物人的拒绝。我甚至只是听说那个男孩喜欢我,在没有听到任何亲口表白或者交流情况下收到了他送的礼物,当时我做的决定是,坐着公交车,提着礼物,从一个校区到另一个校区,把礼物(一箱牛奶,还有水果)还给了对方,我记得很清楚,因为觉得提着牛奶太重,我甚至把它换算成了20块钱,还了回去,当时也并没有和他有交流。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真的很极端。
现在老公也会送我礼物,包括香水、鲜花、红包、情话等等,很多时候我会抱怨他乱花钱,会嫌弃礼物不好,会表现的很平静,会说一些反话,自认为收到礼物内心平静,但当没有收到礼物时会感到深深的失落。
我很吝啬自己的表达,有时候感觉自己活的并不真实,内心是封闭的,开心不会大笑,伤心不会大哭,有点麻木,总觉得我不说别人应该也会懂我,但往往事与愿违。
【思考:哪些做到了由衷,哪些没有?原因是什么?以后可以怎么做?】
由衷的接受:朋友的礼物,内心和行动是一致的,因为喜欢所以一直保存,心里留下的也是一些美好的回忆。
由衷的不接受:拒绝男生的礼物其实也是从内到外一致的行为,那个时刻我的内心就是这样想的,所以行为上就直接拒绝了,只是可能方式有待改变。
不由衷的接受:老公的礼物,其实收到礼物内心是开心的,但是表现出了抱怨,冷静,是心口不一,原因是自己习惯了用反语来表达情绪,明明不开心假装无所谓,明明很开心假装不在乎,整个人躲在壳子里,再往深的感觉我觉得是想要获得关注。
以后该怎么做:遵从内心的感受,找到情绪背后的需求,去坦诚相待,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其实想想很多时候自己的行为语言就是想获得更多的关注,可以直接的说出来,我想要什么,而不是让别人去猜,不管是和老公的相处,还是和孩子,都要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大方的说出自己的请求,不再压抑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由衷的给予和接受,都不容易。在生活中慢慢体会、觉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