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1

我的2024

今日,我想要回顾一下自己在2024年经历的那些重要且深刻的事情。然而,记忆仿佛只停留在参加教育行走之后的时光,2024年前七个月,竟好似从记忆中悄然溜走,难以回想起来。

那么,为何在参加教育行走前的这段时间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呢?因为从教育行走归来后,我便参与了“一起写吧”这个活动。虽说每日记录的像是流水账,但每日的生活似乎还是在记忆中刻下了深深的痕迹,而这也是为了完成作业。

回想2024年7月21日之前,大多数时间我都被工作束缚,每日忙于完成工作任务,在学校里一心只想着如何提高学生成绩,让他们的成绩考到第一。可当我达成这个目标后,我又收获了什么?又总结出了哪些经验呢?脑海中一片空白。我在工作中缺乏总结与反思,每到新学期,又得重新探索。

首先,我讲讲7月21日参加教育行走的经历。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内心既有些害怕,又充满了新奇。在这次活动中,我没有完全放开自己,没有参与任何活动,还始终怀着警惕之心。这几天的收获并不大,感觉自己只是在外围转了一圈。我看到有的小伙伴带着手提电脑记录、在公众号发表文章、写感悟,而我却只是走过场,并未真正学到什么。

若有机会第二次参加教育行走,我定要改掉这种不良的学习习惯,积极投身其中,带上手提电脑,随时记录自己的收获,让此行变得充实有意义,而不只是来过而已。可以说,这一次教育行走虽未让我有太多改变,但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见识到了优秀的教师是什么样的,也明白了如何走向优秀。

当得知2025年有第二次教育行走且在深圳举行时,我有些犹豫。毕竟第一次参加收获不多,我害怕再次失望,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该继续探寻别样的共同体。其实并非共同体不好,问题在于自身。当我问孩子是否要参加第十届教育行走时,孩子毫不犹豫地说要去。我想,我也应该以全新的学习状态去参加,不仅要看到优秀,明白如何变得优秀,更要改变自己,唤醒内心的动力,点燃学习的热情,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接着,说说从9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2024年12月底的副高职称评审相关的事。9月开学初,本年度职称考核文件下发,我便开始整理资料、审核材料,并参与材料打分。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职称评审,我对自己与他人竞争的实力并不清晰。当分数出来时,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我得了最高分。

共有5位老师参与竞争评审,我与第二名仅相差1.几分,而学校只有一个名额,所以我和第二名一起参加最终评审。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第二名老师有一项分数不符合规范。文件规定近5年考核合格或者优秀可加一分,他加了一分,但我清楚记得他在2021年因打牌赌博受到处分,当年考核不合格,按规定他不应加这一分。

当我向学校提出异议时,负责职称考核的领导回复让我不要纠结这一分,说这是县教育局已经同意的。我当时十分纳闷和气愤,便追问是教育局哪位领导同意的,得知是人事股长后,我直接跑到教育局人事部找到人事股长,表明身份并提出对学校职称考核这一条的异议。

当时,我注意到人事股长面色有变,他让我找办事员打电话到市职改办询问。办事员打了电话,我在旁听到市职改办人员明确表示,近5年就是指最近的5年,不能用其他年度来充数,所以第二名不能加这一分。这样一来,我与他的分差就拉开了2分。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到第二名对我充满了恨意。可见,在利益面前,人性往往暴露无遗,谁都不愿轻易放弃自己应得的利益。

以前我多次被打压或欺负,我都未过多计较。但这一次,我一定得要抗争。接下来是现场上课环节,我准备得十分充分,在家多次演练授课内容和流程,将课堂内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12月26日在市里面试时,我是第一个选手。为了这次面试,我反复修改稿子,背诵内容,对着镜子练习讲述,从述职报告中提取可能被问到的问题并进行解答,还梳理了诸如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如何提高学生成绩等常规问题。面试当天,述职部分非常完美,只是在答辩时没有采用分点描述的方式,稍显凌乱,但最终结果较好,我得了19.2分,竞争对手是18.8分。

无论是材料准备、现场授课还是面试环节,我都胜过对手。12月31日,朋友发给我市里下发的拟通过通知知,上面有我的名字,7天后没有什么意外,就可以发文件了。我想,这应该是我2024年最满意的一件事了。

通过这次职称评审,我深刻反思到,一定要有实力。若没有实力,当受到不公对待时,便没有抗争的资本。不管是材料准备、现场授课还是面试,都要充分展示自己的实力。我很庆幸过去几年承担了许多公开课、示范课以及教师培训工作,虽很辛苦,但也得到了锻炼。若自身能力不足,谁也帮不了自己,只会被他人踩在脚下。

最后,我想说这一年让我深刻领悟到一个人生哲理。我从事教育工作26年,一直是个听话、乖巧的老师,把领导的话当作圣旨般执行。然而,我渐渐发现,即便我如此努力,也未必能被领导看到,得到应有的回报。就像我现在带的班级,每年在年级排名第一,在全县也是名列前茅,但在每期的评优中,我却没能评上,连续几年都是如此,我获得的综合荣誉最高也只是到镇级。本期开学集中会发评优通知时,我给领导发信息询问自己能否评优,我自认为我有底气。可结果却让我猝不及防,犹如被狠狠打了一记耳光。不仅评优的机会与我擦肩而过,而且在随后为期两天的会议上,我还遭到了批评。虽说没有指名道姓,但在场的所有人都心照不宣,清楚矛头指向的就是我这个班主任。

说学校有个班主任,平日里将大部分精力都倾注在了语文教学上,只专注于学生的语文成绩,却忽视了其他科目的整体发展。在讲述时,还把我班的成绩打在屏幕上,并指出作为班主任,难辞其咎,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会议结束时,我已恍惚得不知自己是如何走出会场的。头脑一片空白的我回到家中,径直瘫倒在沙发上,泪水止不住地夺眶而出。那一刻,满心的委屈与愤怒交织在一起,让我痛苦不堪。我拨通了老公的电话,哽咽着向他倾诉,试图将内心的痛苦和难受一吐为快。

当时的我,几乎就要忍不住打电话或者发信息质问那位批评我的领导了。然而,理智终究还是让我克制住了冲动。我选择将这种复杂而又激烈的情绪宣泄在文字之上。那一天,我既没有心思吃午饭,也无暇午睡,一气呵成地写了3000字的文字。写这份材料时,我满心的愤懑与不甘,已消失殆尽,内心也找到了方向,更充满了力量。

我的心情仿佛经历了一场暴风雨后的洗礼,得到了疏解与释放。仿佛那些沉重的负面情绪,都随着笔下的文字一一流淌出去了。

经历了这一番情绪的跌宕起伏,第二天再见到那位批评我的领导时,我居然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面带微笑地主动跟他打招呼。这一转变,连我自己都有些惊讶。我明白,这件事在我心里已经真正放下了,我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成长,内心的情绪阈值仿佛也得到了拓宽。

由此我深刻地体会到,人真的需要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经历,才能真正得到成长。经历这件事后,我开始反思:为什么领导敢在会上这样批评我呢?其实是我自己平时的软弱给了别人敢这样的机会。领导在处理事情时,往往也会看人下菜碟,专挑那些看似好欺负的“软柿子”下手。

但从那以后,我的内心变得强大了很多。在学校里,我不再像从前那样唯唯诺诺。我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状态的变化,这种变化并非是盲目自大,而是一种内心的笃定。我明白了,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不需要刻意去取悦任何人。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变得足够强大,别人才不敢轻易对我指手画脚。

这就是我的2024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难也,不...
    陆颜阅读 1,911评论 0 0
  • 张佩佩工作日志1.1 今天参加女儿幼儿园的元旦活动,活动中把每个教室打造成不同的特色,有老北京的冰糖葫芦、东北的大...
    e1c686100e9f阅读 39评论 0 0
  • 2024年12月31日的下午,当我结束了一天的教学工作,走出校门,迎面而来的是对面小区绚烂的烟花,五彩斑斓...
    学海无涯勤可渡阅读 41评论 0 1
  • 新起点 新希望 今天是2025年的1月1日,是新年的第一天。按照以往的惯例,在这一天,几乎每一位普通人就会给自己在...
    志存高远_开开心阅读 482评论 0 0
  • 为了更好地引导与推动全市各学校加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广应用,选拔出一批具有创新性、实效性和推广价值的学校、班...
    蒋铭国江西乐平阅读 40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