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7:00,跟小伙伴们一起又一次进行了我们实操实训营的深度学习,这期是我们实操实训营第55期的学习,会议在史老师的主持下,学习了院长刚刚结束的178期方案实操班中——关于《如何解决晚上孩子偷偷玩机的这个行为?》,一大早伙伴们早早来到腾讯会议间,开始了我们这次组团的学习。
为什么孩子玩手机的行为屡禁不止,有时甚至还会偷偷的在被窝里玩?
因为我们大多数家长面对孩子玩手机行为是——吵孩子一顿——“怎么这么晚了还在玩手机!”“说好的玩一个小时,现在都超过一个小时了,怎么还不停,总是说话不算话!”“怎么又开始玩手机了?这一天要玩多长时间呀?”每次孩子出现超时或不在规定的时间玩手机,家长都是吵孩子一顿,但孩子玩手机的行为却一直在继续,一直没得到解决,这就说明我们用这个方法是解决不了孩子玩手机的问题的。那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院长告诉我们:学习了实操班和导师班的家长,一定要把注意力放在打掉孩子跟你的心理对抗上,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玩手机的这个行为上,这两种处理办法是有本质上的不同的。
具体流程:
看到孩子晚上又在偷偷的玩手机,我们家长首先要怀着不对抗的修复之心和孩子谈谈玩手机这个事(首先我们家长要先放下怼孩子的心)。
妈妈告诉孩子“宝,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妈妈想明白一件事,你玩手机的这个事一下子是解决不了的,妈妈再也不想因为玩手机这个事吵你了。妈妈给你买手机就是让你玩了,若不想让你玩,妈妈连手机都不会给你买,但你玩手机的这个度有点长了,可我发视一下子又解决不了,并且妈妈再也不想因为手机这个事跟你吵架了、跟你生气了。你这样——你开开灯,大大方方的玩,咱们不吵了,不闹了。你打算再玩多长时间?(立刻马上给孩子一个可操作的行为建议)”
孩子说:再玩一个小时。
妈妈说:妈妈今天大方一点,让你再玩三个小时,你把灯打开,妈妈担心不开灯对你的眼不好。那接下来,你在那玩手机,我也睡不着呀,你爸爸也睡不着,那我俩去打扫卫生,趁这个时间把家收拾收拾,过两天后咱们聊聊这个事。你定好闹钟,提前10分钟给我们打个招呼。
这三个小时咱们有没有跟孩子吵架?有没有跟孩子对抗?亲子关系有没有被破坏?——都没有——这就是学习后我们家长需要的改变、需要的一点点的进步,也是我们要实现的目的——再也不用吵架、对抗的方式解决孩子玩手机的问题。
第二步,在第二天或过上个一两天找个时间跟孩子聊聊这个事,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跟孩子聊:
1.“宝,昨天晚上咱们用不吵架、不对抗的方式解决了你玩手机的那个事,你安心的玩,妈妈干活,你的感受是啥?”
2.不管孩子说啥,我们都要说:“你是咋看待这个事的?”
3.跟孩子共同约定——“咱们能不能合伙想个法,你即能玩的得劲,又能让妈妈安心。”
通过以上的操作流程,情况轻的,就会得到好转;情况重的,就把前面的流程再走一遍,走完流程后再去跟孩子沟通。有上这么3~5次的沟通流程,孩子玩手机的行为就会大大的减少。这是个持久战,我们家长要充分展现我们自己的耐心。
另友情提醒:有时候孩子明明知道你讨厌他玩手机,还一而再,再而三的去做,说明孩子内心与你有对抗——他讨厌你,看你不顺眼,故意用你讨厌的事来气你。
而院长教导我们用如此长的、更加智慧和耐心的流程一步步的持续推进,就是为了让我们去修复孩子曾跟我们的心理对抗。心理对抗消除了,孩子就不会再用玩手机来恶心我们了。
不只是玩手机,对待孩子任何让我们不爽的行为,我们都一定要清楚我们心里的劲是往哪使的——不要再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让我们不爽的行为上,而应该上升到认知高度,用更加智慧和耐心的方法,一点点的修复孩子与我们的对抗之心。
有小伙伴分享:用“你生气,我也可生气”来接着孩子的委屈和感受,完后问问孩子的感受,再谈谈自己的感受。——我们要用感受去引导孩子,而不是用道理去引导孩子。
有小伙伴分享:我们要精准找到孩子需要提升的点,要用孩子的错去提升孩子的能力,而不是用孩子的错去收拾孩子。
有小伙伴分享:家长的耐心倾听,可以很大程度上疏解孩子的不良情绪。
有小伙伴分享:我们学心理学和家庭教育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我们的家经营好。
还有在解决一个小伙伴的问题时,让我清楚的看到:家长的过分担心,确实对孩子成长是一种阻碍——妈妈总是担心儿子开车不安全,担心女儿上大学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其实这些事我们能跟孩子很好的沟通,增加孩子这方面的能力,既能锻炼孩子的能力,又能让家长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