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儿时那盼过年的心情现在难以寻觅了,但儿时在故乡山村过年的滋味却萦绕心头,回味无穷。
小时候,一进入腊月,大人小孩都要求不骂人不吵架,不说不吉利的话。家家户户开始忙着准备过年,打扫屋子、缝洗衣服、炸年货、摊煎饼等。小伙伴们则喜欢跟大人赶年集,虽没多少钱花,但都愿跟着看热闹,看大人们买春联、爆竹,有的还会扛回一枝翠竹回家插进磨眼,有女孩子的则会买上头绳或漂亮的纸花。回到村里,小伙伴们便攀比、炫耀收获或所见所闻,那种喜悦和欢快是难以言表的。最高兴的当是除夕晚上,一家人欢聚一堂,包饺子吃饺子,间或到院里放上一二个爆竹,全家喜气洋洋,守岁岁到子夜时分则放上一挂爆竹,然后敬天敬地敬长辈。待此起彼伏的爆竹声渐渐稀落,邻居们便开始串联大拜年了,这时候年龄辈分长的往往躺在床上,于是床前、屋内、院里便跪上成群的人且响起一片拜年声,作为长者,这得算是一年中最喜悦、满足、幸福的时刻了,条件好点的有时会给晚辈发点压岁钱并嘱咐几句好好上学之类的话。说到大拜年,在村子里往往是消除矛盾、增加友谊的契机,平时吵嘴甚至打架的庄邻,都会不计前嫌相互拜年,从此和好如初。从某种意义说,乡村的年是收获是幸福是亲情团圆、是友情和睦,是期盼、希望等种种心情的凝聚和体现。
久居城里,大人孩子对年的感觉越来越淡,有时只剩下个春节联欢晚会了,但也比不上当年成群结队各村串着看大戏的感觉,更不用说现在还有了手机的诱惑。但如今许多人还是不远千里万里奔回故乡过年,这里除了亲情的呼唤,或许还有些对‘’年味‘’的眷恋,对故乡难以割舍的情感吧。
儿时故乡的‘’年味‘’很香、很浓、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