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有感
路教练回家了,李教练负责临时带我练腿。他的风格和路教练完全不一样。我在路哥的指导下健身6个多月了,每个礼拜去3次,没有断过,但是重量一直没有加很多,我觉得肌肉的耐力和自己的体力都上升了很多,力量也上升了一些但是上升空间还比较大。
李教练打算提升一下我的肌肉力量,所以这次练腿旨在突破我的舒适区。练了5-6组深蹲,从开始的30KG,到50KG,到70KG2组,到80kg1-2组。以前练深蹲没有超过50KG,这次突破了一下发现其实也没那么难,只要戴好护腰,在教练的保护下进行就好,但是做完后确实比以往累多了。
后来有做了2个别的动作,一个是坐在座位上用腿向上推哑铃的动作,另一个是坐在座位上向上抬腿的动作。
反正练的时候腿很酸,练完以后腿已经不是自己的了,有时走路都不是很稳,需要扶一下旁边的墙壁。
我和教练说我练完腿会比较累,但是晚上不一定能睡着,因为我的大脑特别兴奋。
孙子兵法的“计”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觉得孙子兵法的“计” 是计谋的计,实际上它是计算的计,计算的是敌我双方的实力,具体是指“五事七计”。
“五事”指的是道、天、地、将、法。其中道分为政治是否好、是否占理和上下是否一心。
“七计”指的是:
1、主孰有道:上下是否同心?
2、将熟有能:将领能力是否过硬?
3、天地孰得:天时和地利
4、法令孰行:规矩是否严明
5、兵众孰强:人才训练是否完备
6、士卒熟练:同6
7、赏罚孰明:同4
多算胜,少算不胜,其实是对“五事七计”的打分。打分高的胜,打分低的不胜。
诸葛亮为什么打不过司马懿?因为司马懿采用了不战熬死你的态度,蜀国用10万兵力打魏国60万兵力,兵众司马懿更强。而且天时地利也是司马懿更有优势,因为他是防守方,只要熬到你没粮草,他就赢了。
所以他懂得《孙子兵法》的关键:通过不战,用最小的代价解决问题。前提是会忍耐和等待。
廉颇打秦国王he也是选择不战,因为不战的话,防守位置是有利的,兵力是够的,只要出击,位置优势没有了,兵力也不够了。
后来廉颇被换成了赵括,王he被换成了白起。赵括主动出击,此时将领的优势没有了,因为白起是可能是当时最厉害的名将,地理的优势也没有了,因为主动出击,兵力上也没有优势。结果40多万人挂了。
总结一下,在对比双方实力之后,能不战就不战,学会忍耐和等待,等待对方犯错误,等待对方实力枯竭。
践行:
管理者要学会从“五事七计”出发,综合分析自己团队的实力。很多时候忍耐和等待远比盲目出击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