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44【打卡书籍】《断舍离》
【作者】:山下英子
【姓名】:敏敏
【标题】:断舍离助你怡然自得
【字数】:944
【正文】
人生路上不论遭遇什么困境,工作上无论碰到什么难题,保持心灵的“晴空”,人生才会变得阳光明媚、春风快意。
1、什么是断舍离?
斩“断”物欲,“舍”弃废物,脱“离”执念。断舍离并不是单纯地处理杂物、抛弃废物,而是在充满闭塞感的人生长河里唤醒“流通”的生命气息。
2、为什么要断舍离?
这是我们实践断舍离的原动力,即我究竟想要怎样的生活?通过断舍离撼动我们根深蒂固的“物品价值观”,鼓励我们甩掉惰性,采取行动,促进生活和生命的新陈代谢,从而迎来焕然一新的人生。
3、实践断舍离面临的困难
主要原因:1、消费型社会里洪水般的物量;2、对居住空间的考量不足;3、上个时代的价值观。
4、断舍离工作机制
观念上:认识现状,停止自我否定,描绘家的具体构想
物质上:拿出杂物,俯瞰;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以自我·时间为判断集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再进行取舍;以”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进行取舍;收纳在杂物最适化之后进行。
5、“三分法”
分类方法没有绝对答案,可以根据各自的生活习惯,建立自己的“大小中”三分法。而认真做好大分类才是关键。
6、“7.5.1法”
对收纳空间的物量进行的大致估测。根据收纳情况,将杂物总量压缩至收纳空间的“7成”(看不见的收纳空间)”5成“(看得见的收纳空间)”1成“(展示性的收纳空间)
7、“1out1in法“
总量限定法,遵守“处理一个,收纳一个”的原则。有意识地“先出后进”才能唤起良性循环,创造更加有内涵的美的空间。
8、“One touch 法”和”自立·自由·自在法“
One touch 法:打开门——拿出来(放回去)只需两步动作;”自立·自由·自在法“:收纳杂物时要有“立”的意识;自由是指选择自由;自在有随心所欲的意思。
9、断舍离实际是“加分法”
在“断舍离”的实践上多给自己加分数,全力集中在“达成事件”上,一点点地增加成就感。扔掉一件无用物,就多一点空间;扔掉一件多余物,就少一份负担;扔掉一件废物,就恢复一份清爽。
10、断舍离——螺旋上升式的人生路线
”断“与”舍“。在反反复复的实践中,不知不觉”人生“的质量提升了很多:“关联度的质量”上升,带动“思维的质量”上升;思维的质量上升,带动行动的质量上升;行动的质量上升,带动结果的质量上升。
“放下执念,活在当下”,不断地深入断舍离,帮助我们找回自由呼吸的美好空间,让我们怡然自得地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