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上台就紧张呢?主要来源于对观众的期望值太高,对于我们来说,观众只是自己的表达对象,无意识在向他们传递自己的需求,而这对他们来说也是很沉重的压力,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会焦虑,传递给别人的也同样是焦虑,这样不仅不会让别人理解接纳自己,反倒会更加让别人远离自己。
当然出现这种情况除了极少数人跟性格有关外,关键因素还是对自己没有自信。自信不是你大喊几嗓子、看几篇鸡汤文、别人恭维恭维你就有了自信,自信是你平时努力和勤奋的结果,你平时得多思考多总结,当然,这也和你受众质量有关。举个例子,如果你是清华大学顶尖专业的博士生,让你去给某某三线城市的初中生作个学术报告,你会害怕吗?那让你去给哈弗大学博士生作报告,给各国总统作报告。你难道不紧张吗?无论如何,自信是你自己通过平时打拼和勤奋学习获得的心安理得的底气,不是刻意装出来的。
再说一下恐惧,恐惧是人类进化的产物。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也仅仅是一种机制而已。是我们因为恐惧才会恐惧。而不是演讲本身。面对这个恐惧的反应,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找方法克服恐惧,另一种是不理会自己的恐惧,把焦点集中在演讲的内容上。
越是集中在克服恐惧这件事情上,恐惧会变本加厉。而当把注意力集中在要演讲的内容上,忽视恐惧的感觉,会发现恐惧感会随着演讲的进程慢慢消失。
调整这样的认知思维模式,就要了解到自己的内心这种渴望被理解被接纳的需求是在向谁表达,比如自己的父母,了解清楚之后可以尝试着把自己的需求向父母表达出来,同时听听他们给自己的解释和想法,看看是否和自己所想的是一样的,同时也可以加强自己在平常的社交练习,比如说话的方式,可以尝试着说慢一些,清楚一些,允许自己有些小失误,调整自己的身心来放松自己,缓解焦虑。就像电影《九品芝麻官》里面的主角那样,多听多看多学多练习,对自己的能力越来越熟悉,掌握越来越熟练,自信也就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