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都有过类似的感受,跟他人沟通有时显得很困难,我们越急于想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以便能靠近既定目的,似乎事情越向南辕北辙的方向发展。
原因就在于我们犯了人际沟通的大忌,鸡同鸭讲必然会引起冲突。我们有一个基本的人类天性决定的共性:除非你觉得对方理解你,否则你几乎不可能接受对方的建议。
这几乎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则,无关你与他人的远近,是家人、朋友,还是陌生人,都是如此。当你的父母、爱人和孩子感受不到你的理解的时候,他们一样不会接受你的建议,不管你给出的意见有多高明都无济于事。
陌生人更是如此。我经常在买衣服的时候,因为服务员态度热情,对于我的各种要求心领神会,结果会把我开始不太喜欢但她建议我去试一试的衣服带回家,在给她增加提成收入的同时,我也因此尝试了一种新的穿衣风格。理解达成的一致使双方受益。
当觉得自己被对方评判、误解或拒绝的时候,是不可能把问题处理好的。你对爱人的误解会引起夫妻的争吵或隔阂;你对孩子的评判,会使得孩子不愿接受你的管教。亲密关系因此而变得疏远。欲解决问题,必须要先建立关系。而关系是建立在彼此理解基础上的。
事实上,只有当我们感到自己被别人喜欢或接受时,我们才会愿意改变自己的行为。当我们觉得自己被别人批评、厌恶,不被别人欣赏时,我们就不太可能付出改变的行动。这时,只会觉得自己被攻击,想努力保护自己。
要想培养孩子拥有积极的自我形象和有效的社交技能,关键是让孩子知道我们理解他们的感受,当我们接纳孩子的感受,孩子就会朝最理想的状态改变和成长。我们这样做,就让一个孩子知道自己的感受是有道理的,即便在他难过、发脾气或害怕的时候,我们也是接纳他的,这就能让孩子自我感觉良好,从而激发他们朝向积极的方向调整和改变成为可能。
这规则同样适用于成年人,我们需要感受到自己被接纳才会有幸福的婚姻,才会收获美好的友谊,愿意为对方付出情感和努力,一切才能在良性中运转。
在所有的冲突或问题中,无论是突发性的,还是长久存在的,没有哪个人手中永远掌握着真理。甚至很多事情,都没有绝对的真实,所谓的“真实”只存在于我们的主观之中。
只有尝试彼此理解,才会使问题的解决成为可能。觉得不被理解,就好像一扇向对方关闭的心门,永远走不进对方的心里。而理解是开启每个人心门的钥匙。
这钥匙谁都有,只要你愿意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