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9生活无小事,事事关教育

阅读《如何将生活转化成课程之——孩子在学校吃不饱饭,老师怎么办》,明确解决问题的底层逻辑,启动解决问题的合理程序。

第一步、明确问题是什么?澄清问题的过程,是一个调研的过程,弄清楚事实与问题的过程,区分信息与问题本身,理解事实与感受。

比如课堂上提问时候鸦雀无声,自习课说小话,主动思考问题,提出来让大家能够明确一个现象,理解哪种行为才是合适的。

两种现象都是不愿意面对的。可能是同一拨人,需要在沟通过程中才能认识更清晰的,讨论的时间和机会放在哪里更合适,也许课堂讨论的机会不多,哪些时候讨论更合适一些呢?

合适的时候在课堂上提出这个现象进行讨论,需要什么时候讨论,课堂上是否需要增加讨论的时间,如何才能在集体活动的时候讨论,以何种形式的参与更高效。

在自习的时候,如何保持冷静思考。如何自习,甚至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工具书的选择,甚至参考答案什么时候看的问题。


第二步,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梳理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上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如何继续讨论,如何把问题整合到根本层次。

遭遇问题,如何解决?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哪怕是模糊的观点能够得到肯定,学生会愿意表达,为什么不能集中解决,这个是比较个人化的问题,需要在个人空间讨论,如果是在集体活动是保持安静的氛围中,保持安静是对他人的尊重。

遇到难题,如何转化和思考,面对问题的勇气,如何锻炼自己面对问题的能力。

主体性原则,个人改变,从什么地方出发,如何解决?

第三,反思自己的认知模式,成为问题解决者,修炼个人能力,每个人都是主体,修炼面对问题的勇气和智慧;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成为利用的机会,经由问题的解决,所有人可以增长经验。

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对事不对人”,和先解决情绪,看见孩子的需要,行为背后的需要进行结合。

眼里有学生,将学生遇到的问题解决妥当,进行协调。解决问题,关键在于看见学生遇到问题,培养成熟解决问题的途径,帮忙分场合,分时间。

解决问题就是提升能力的机会,生活中的解决问题过程当成课程资源,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自身督促转化问题,使每个人能够分清楚自身需要和尊重他人的关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年学生入学就像一盘散沙,尤其是智障孩子,就如同一个原始人来到一个新的文明环,现代社会,全方位都得学 一,从早晨见...
    利英成长分享阅读 111评论 0 2
  • 朋友们,十一快到了,大家都有什么出行计划么? 孩子9月份刚步入十二年寒窗的第一年,作为一年级的新手妈妈,说不焦虑那...
    e_大美丽阅读 229评论 0 4
  • 周一第一节课一进教室,孩子们就跑过来和我说,赵南森用黑笔画了段之涵的衣服。紧接着,就看到段之涵留着眼泪过来了...
    丹凤朝阳_2e8c阅读 847评论 0 2
  • 作为一名班主任,一定要具备班级管理的敏感度。这里我所说的敏感度,就是发现问题的意识与习惯。作为一名班主任,...
    c85a27c06f9c阅读 374评论 0 0
  • 开学一件小事 让我看到我们作为私塾教育存在的意义。毕竟只有小班教育才有这样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孩子的问题。 早餐时,...
    温丽玫Vanessa阅读 17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