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婶的热情让燕子莫衷一是,租了桂婶的一个小套间2年了,依靠着自己开朗的性格和勤劳,和桂婶相处得特别融洽,约莫每一个月,俩人就要搭伙一次。对于现在宽慰的生活,甚至,燕子常想,我是如此一个乐观豁达的性格,怎么就将自己远嫁的婚姻断送了?“我哪里错了吗?”
眼看着盛情难却,燕子心里惦记着,不如顺手答应下来,感激的事情留到以后。
“桂婶人缘好,我们就不客气了。”燕子转眼看向海英,期待得到默许。海英没有说话,她还来不及接受这种反差,从山区生活的辛酸猛地到远足城市遇到的热情,两者的对比震荡着她脆弱的心脏。海英开始大口呼气,只能使劲点头,“嗯嗯!”
“我一会去菜场买两条鱼带过来,谢谢桂婶。我五点到你家,咱们一起做饭。”
桂婶目送着海英俩人远去的背影,心里一阵阵的悸动,这眼前漂亮的姑娘和自己的女儿一般,纯洁和清澈,让人心里千回百转。
“中午一顿饭,我做担担面给你吃,给你尝一下我制作的辣椒配菜。”回来的路上,燕子说起了中午饭的计划,川人无辣不成餐,海英听着,一种亲近感愈加浓烈。
到了收银区,燕子往远处的零食柜台看了一眼,随手指了一下。
“幺妹,帮我到那里拿两个箭牌口香糖。”说着,趁海英离开,迅速的结完了帐。
回来的海英要付钱还给燕子。
“我俩姐妹还分个你我干啥?”向小区租房走去。
燕子租住的房子位置在锡城近郊的工业园,“清凉三村”的五栋三楼,像是老工业单位的家属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个个年轻人选择离开,选择了学校资源优越、环境好的新建房。而眼前这个老旧小区,年龄估计不比桂婶小,桂婶在房改期间,自己的房子狭小,老伴苏刚正好升了科级干部,住房标准欠了苏刚家,于是单位多分了一套,毕竟这种老旧小区的房源前景并不看好,恰好政策符合,也经过工会审核,再说苏刚在单位的工作出色,人缘很好,倒也没有引得单位群众的不满。桂婶和老伴苏刚住了一套,另外一套租给了燕子。
四年前,苏刚为了照顾他年迈的父母,还在“清凉三村”的五栋一层买了一套近七十平米房子,安置好了父母,父母在身边,苏刚心里特别踏实,不幸的是,两年前,两位老人相继过世,一层的房子也就空了出来,苏刚难以接受连续的亲人罹难,执拗着将一层的房子空着,多少次面对桂婶的劝说,要将这套老房子租出去,苏刚顽强的没有同意。
秋风里,两片鹅黄的银杏叶片离开大树,凋落在这个陈旧的小区道路上,在开始枯干不知名的藤蔓上瑟缩,或许很快,一阵微小的轻风就能将它吹落地面。海英不自然的捂了一下衣领,遇到燕子姐后涌动的内心激动和逐渐凉下的天气碰撞着,海英清楚,命运的各种安排终将上演。早几年前,她就预感着自己将在某一天,走上一条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悲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海英开始喜欢这一个名叫“清凉三村”的小区,老人门居多,没有大城市的那些崭新小区的逼仄,也没有多少同龄人出没,这适合她的内心,海英不愿意有人注意她,每一个过往盯着她看的时候,海英常常觉得有一股刺人的光芒,想穿透她的内心,试图伤害她。她使劲挽住燕子胳膊,低着头,想要快点逃回租房。两碗担担面上桌的时候,海英有点惊奇,原来千里之外,只要人到了一个地方,家乡的风味也就跟着漂洋过海如形相随而至,辛辣的味道冲向鼻喉,红油飘满了整个碗面,几根青菜的绿色点缀,这才是川人的生活态度,像燕子性格一样的盛情浓烈。海英引以自傲,这该是世上最美味的食物。
“燕子姐最能干了,都告诉我食材调料放的地方,这些我来做给燕子姐吃”。
“其实,在这里我很少得到别人夸奖,他们总是说我,我做的菜除了辣还是辣”。难得得到表扬的燕子高兴极了,滋味不亚于眼前的美食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