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8

今天是《福格行为模型》的最后一次分享~~

今天的分享,主要给大家讲讲这个图

行为的发生有3要素:动机、能力、提示

每个要素,又可依据上面的这个小人来进行二次拆解

周末,我去苏州参加了演讲线下课,发2条朋友圈


以这个为案例,给大家拆解一下行为是如何发生的。

这次去苏州站,陪伴的是大师组,也就是帮助学员拆解如何讲好一门演讲课。

而且这门演讲课是4个小时以上的,线下一对多的讲课

好多小伙伴之前都没有讲过课,挺害怕的。结果上完课后,基本上每个人都给自己敲定了讲课的时间,去行动了。

以上就是背景,接下来拆一下行为动作

一、动机

人物层次:线下直观的感受到了讲师的魅力,有了榜样的力量。既然她可以,那我也可以呀。所以也就有了动力去讲课了

行动:我们会给学员拆解讲课的底层逻辑,让大家知道这件事并没有那么难,小伙伴都愿意来试一试了

情境:现场优秀的人,基本上都是讲过课,营造了一个好的积极的、要向讲师努力的氛围。环境场域推动下,大家都愿意为此去努力行动了。

二、能力

人物层面:小伙伴自己想要去精进讲课的能力,自己去下功夫提升自己的演讲能力

行动:采用微习惯,即粗糙的开始。只要开始了,后面就会越来越好,能力也就越来越厉害

情境:可以借助周围的人和工具,去降低难度。我们的讲师群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和特长,好好利用借力,讲一场课并不难的。

三、提示

人物层面:提供自己活他人的提醒来采取行动。我们群里有一个行动力超强的人,大家都会被激励着,去行动了

行动:通过既有日程来提示后续行动。正好最近要搞俱乐部活动,那正好就讲课吧

情境:通过周围环境中的某些事物来提示行动。比如大家在群里一一发出自己的讲课海报。就会提醒其他人也要去讲课的。

本来不敢去讲课,不想去行动的人。通过一场活动,变得敢去讲课,敢去行动了。

借用这个例子,给大家拆解一下福格行动模型

让大家对福格行为模型更加清晰一些。可以据此来设计一下自己的行为。

如何把不想做的事情,变得想做,甚至还能做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自学神偷力的四个步骤 学了忘? 学了=没学?这4步法帮你破局 学了那么多知识,你真的会学习吗? 你是这样的吗? 学...
    雅风66阅读 68评论 0 0
  • 透视一本书 每本书都有一个骨架,分析阅读的读者,一定要具备透视的眼光,要找出这个骨架。 每本书都有骨架,无论是文学...
    Rock_c1cc阅读 94评论 0 0
  • “当你的压力大到快要崩溃时,不要和别人去讲,也不要觉得自己委屈,要像余华说的那样,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把心掏出来,自...
    倾斜执中阅读 65评论 0 0
  • 一年级陈瑞姣2.28工作日志:今天开新课了,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认识图形,这单元学完以后没有什么题可以做,他只是一...
    ef3188d2e27e阅读 77评论 0 0
  • 进步从改变开始 今天很早就起床了,因为巨鼎要在家吃早饭,但是可能是起床有点早,导致今天下午放学的时候头很痛。 早晨...
    大熊猫_gc阅读 4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