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导致了全民焦虑,无论是企业老板、普通员工,还是在校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面临的问题。
在跟朋友们聊天的时候,经常会提及的一个话题是: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既当爹又当妈,太脆弱了,一不如易就自杀。
就算是非疫情期间,青少年自杀的现象也非常普遍。
英国杂志《经济学人》统计数据表明,中国青少年自杀率居全球第一。
在国内,北医儿童发展中心发布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约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
平均每1分钟就有2人自杀死亡,还有8人自杀未遂。
调查同时发现,近几年来,中学生的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等情况都比2002年所做的调查结果增长了好几个百分点。
在全球范围,自杀已经成为15-2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东亚国家素来以高压力高焦虑闻名,社会上普遍的焦虑心态已不可避免地传递给了我们的下一代。
越来越多的人沉醉于手机屏幕缺少交流,青少年追求物质、精神迷失、虚度有限的岁月。
层出不穷的校园欺凌和未成年暴力事件让我们看到:
如果一个孩子缺乏对生命最基本的敬畏和是非观的话,不仅容易轻视他人的生命,更会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
中国已经于2003开始推行素质教育,开始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相当于开始了生命教育的先河。
但要想真正有所遏制和改变,广泛而全面地推行生命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01 什么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生命教育的目标就是让人们认识生命,体会生命的意义。
培养他们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最终实现生命的价值,过上有意义的生活。
许多国家认识到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已将生命教育纳入孩子的必修课。
生命教育是贯穿孩子成长甚至一生的课题,需要时间慢慢培育。
我们的教育还没有给这堂课以充分的时间,当家长对孩子成才的焦虑从大学慢慢前移至幼儿园。
当一个优秀孩子的评判指标被成绩与才艺占满,谁会在意“生命教育”这个不能具象考核的课程体系?
谁能看到一个孩子将生命价值内化的意义?
于是,缺失了生命意识的孩子中,伤人与自伤者层出不穷。
习惯在原生家庭或成长环境中找寻原因的我们,是否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缺失了什么。
哈佛大学前校长詹姆斯·B·柯南特曾经说过,教育是当你忘记了所学的一切之后所存活下来的那一部分。
人首先是生命体,才是智慧体。
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精英。
但如果,他成长为一个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生命人,一个在困难面前不放弃自己的人,一个不需要伤害他人才能满足自己需求的人。
那么,教育的基本目的就达到了。
02 如何进行生命教育?
这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不仅需要大量的研讨,也需要无数人的努力和实践。
但从大量已经开始践行的例子里,或许可以得到一点启发。
在高中会开展很多类似的课程:用鸡蛋孵化小鸡养育小鸡,最后食用它。
初看有些残忍,但学校是希望“通过养育、终结并吃掉生命这一连串的过程,是希望学生能认识到生命的可贵”。
慢慢学生会明白,哪怕是微小如一只小鸡,它的生命也是值得尊敬的,更何况是人呢?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有一段讲述芬兰儿童教育的例子:
有一节课,老师带领着学生们到森林里上课,学生们对自然生态自由探索,并完成相关课程任务。
比如找到与试纸颜色相对应的植物,感受不同味道,不同形状的植物,通过视、观、触、闻、感与自然亲密接触。
这样的课堂既是自由开放的,同时也是把学习提到了一个更高的程度,在学习中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
老师认为:学习是为了回到生活,回到环境,更好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从生命本身出发,聚焦生命本身的无限美好与无限可能。
再根据生命的轨迹和需求,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反之。
03 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生命教育课
首先,孩子应该知道生命是什么
不要惊叹于一个12岁女孩的早熟,也许在成长的某个时刻,她也曾经问过父母“我从哪里来?”的问题。
显然她没有得到答案,生命意识的缺失必然导致她不能也不会对自己与其他生命负责。
性的好奇是孩子对“生命是什么”的原初探索,科学的性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基本的生命观。
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由来,帮助他们珍视生命价值,帮助他们建立保护生命的原则,帮助他们认识生命所指向的责任与爱。
性教育是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
第二,孩子应该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认识生命,更要珍爱生命,安全教育与健康教育是生命教育最具实用价值的部分。
我们当然可以提供给孩子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但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健康生活是他们走向独立的必经之路。
一个有安全意识与自护本领的孩子,自带一颗强大而安定的心脏。
他们有能力也有自信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
第三,孩子应该知道任何生命都值得尊重
孩子应学会关怀与尊重,应知道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任何生命都值得善待。
如果有小虫子误闯了孩子的床,你会怎么办?
观察孩子的表现,耐心引导他认识这些小生命并学会善待它们,要比大惊小怪或立即清理好得多。
生活中有很多机会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比如与他们一起领养小动物,一起参与公益助人活动等。
对生命的关怀与尊重还会帮助孩子加强对他人生命和社会的理解,树立更为健康的品格。
第四,孩子应该学会悦纳自己,不惧挫折
生命教育包含对自我的认知与接纳,生命教育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生活观与良好心理品质。
一个自信乐观的孩子有能力应对生活挑战,不会在挫折面前手足无措、否定自我,甚至否定生命。
最后,孩子应该了解死亡的意义
让孩子适当理解死亡,正确看待死亡,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
缺少对“死”的认知,也就缺少对“生”的敬畏。
正确理解死亡的孩子,不会因恐惧而产生过多负面情绪,更不会受网游影响视死亡为儿戏。
健康的死亡观完善了孩子的生命观。
孩子的成长,生命教育不能缺席。
我们应当问问自己,当孩子卸下一切可评价的指标,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我们该给他怎样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