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伦理是一种边界,也是这一种守护。这意味着咨询师对来访者及其困扰的基本态度和给予这一态度的行为方式。它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以实现和维护来访者的切身利益。
通过学习《咨询伦理守则》,我理解到了咨询师应该具备的五种基本态度,包括善行、责任、诚信、公正、尊重。
(1)“善行——心理师的工作目的是使寻求专业服务者从其提供的专业服务中获益,心理师应保障寻求专业服务者的权利,努力使其得到适当的服务并避免伤害。”心理咨询师有专业的心理技术,如果没有“善行”的态度,那么也许这些“技术”很可能会成为来访者的一把利剑。无论一个咨询师的技术如何炉火纯青,但是没有“善行”的修为,那么他也一个没有高境界的咨询师。这样的咨询师可能会受困于现实,也可能会受困于自我。他处于困境中,他的能力很可能会变成伤害的力量。
(2)“责任——心理师在工作中应保持其服务的专业水准,认清自己专业的、伦理的及法律的责任,维护专业信誉,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生命即责任。心理咨询师的责任决定咨询工作的质量。在现实中,由于咨询师责任的缺失在不同程度上伤害着来访者的生命利益。再则,在咨询过程中,一个没有责任感咨询师是无法帮助到来访者对自己负起责任来的。最后,责任作为一种促进生命成长的力量可以转化为咨询关系中的重要资源,如果不负责任,很显然咨询关系会慢慢变得虚弱无力。咨询师履行伦理中责任就应该保持自己的专业水平,认清自己的能力范围,恪守伦理和法律的规定,履行社会责任,而作为最基本的责任就是在精神上保持对生命的敬畏。
(3)“诚信——心理师在工作中应做到诚实守信,在临床实践、研究及发表、教学工作及宣传推广中保持真实性。”咨询师如实地向来访者以及社会公众描述自己的专业资质、能力范围,还要如实地向来访者表述自己和咨询工作的有限性,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根据来访者的意愿来决定是否建立正式的咨询关系。然而,在现实中,诚信原则是被严重践踏的,有的咨询师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故意对来访者欺瞒自己的真实身份,沐猴而冠地粉饰自己的资历,以诱惑或恐吓的方式来操控来访者。这些行为严重的违反了咨询伦理,甚至会触犯法。
(4)“公正——心理师应公平、公正地对待自己的专业工作及相关人员,采取谨慎的态度防止自己潜在的偏见、能力局限、技术限制等导致的不适当行为。”在世界范围内的各个行业都可能存在“同行相轻”的奇怪现象。作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不应该参与到这样的怪圈里面,而是保持对自己的专业及相关人员的公平与公正的态度。无论出于什么样的角色,我们的共同目标都是一样的——维护生命的健康成长,预防精神出现问题。站在这个统一的立场上,那么不管是精神科医神、心理咨询师、社工师还是来访者本身,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随着经验慢慢积累,见识慢慢扩大,我发现凭一己之力根本就无法面对千变万化的心理症状。来访者需要精神科医生的医学评估与诊断,治疗与看护;也需要咨询师在心理层面上的精神动力分析和认知行为矫正;还需要社工师的积极引导和专业支持;同时,还需要来来访者主动意愿和创造能力。这就构成了一个完善的精神治疗网络,要素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和相互监督的关系。
(5)“尊重——心理师应尊重每位寻求专业服务者,尊重个人的隐私权、保密性和自我决定的权利。”尊重是咨询师在维护人权的现实体现。一名咨询师连最基本的尊重都做不到,那不知其可!在我们广阔而深远的文化中,尊重是作为人伦最基本的原则。我们在生活的实践中可以一无是处,但是绝不能没有尊重。哪怕是西方的文化,同样也特别强调尊重,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你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那你要先去尊重别人。”来访者相对于咨询师来说是某一紧急精神症状的携带者,据我观察很多症状都是因为在他的生命早期没有得到足够尊重的创伤所致。如果遇见的咨询师也这样子的,无疑会给来访者带来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