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教育的鼻祖,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人的影响巨大。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他认为每个人都能接受教育,这对于那些出身低贱及家境贫寒的学生有了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这也是今天社会呼唤教育公平最好的回答。孔子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差异性和可塑性,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也是他的思想。孔子的思想在今天依然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因为他的教育主张遵循了今天的教育规律,链接了教育的目的。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里认为:教育要造就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教育的全部目的是使人有活跃的智慧。要实现这一教育目的,须注意四个方面:1、注重培养人的智慧,而不仅仅是填充知识,要防止“呆滞的思想”。2、课程设置要“少而透”,且相互渗透,有机统一,避免多而肤泛,相互割裂。3、所学知识要运用于当下,而不是机械地充斥在大脑中成为一种负担。4、遵循一定的教育节奏(浪漫—精确—综合)。怀特海的思想距离我们有半个世纪了,但他提出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现在很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唯分数论,唯文凭的风气依然很严重,学校大搞题海战术,学生每天沉浸在无穷无尽的题海中,知识被灌输进学生的大脑里,郝老师认为:大量的机械识记和背诵,脱离了孩子当下的生活与生命,长时间、大量机械背诵会对孩子的理解力、想像力造成损伤。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孩子思想是呆滞的,他们步入社会后,适应不了生活中的变化,遇到困难和挫折没有办法去应对,有的只是无尽的抱怨和退缩,这样的人才培养出来只是知识的容器。
郝晓东老师在“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智慧”这一章里主要讲了四个核心要点:一是完整的教育不应是“为知识的教育”,二是关于课程的两条戒律,三是知识贵在运用于当下,四是教育要培养有风格的人。下面我们就逐一来了解一下这四方面的内容。
一、完整的教育不应是“知识的教育。”怀特海反对为求知而求知,因为这样只看到知识,而看不到创造知识的人及蕴含知识的整个文化,切断了教书与育人的内在联系。记得刚步入教坛时,由于不懂得怎样教书,认为只要老师把知识讲出来,学生听就可以了,所以我的课堂里没有讨论,没有思辨,没有问题的碰撞,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老师上课就跟开讲座一样,只传授知识,不管学生能否接受。现在想起来,这就是典型的满堂灌啊!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的智力生活是停滞的、贫乏的,在他身上产生了一种可以称为“不尊重思想”的征兆,那么这一切就会明显地在教学教育工作中反映出来。我那时候丝毫没有研究要如何来创新自己的课堂,我头脑里的智力也是停滞的,呆滞的,这真是很可怕的事情呢!
二、关于课程的两条戒律。怀特海在谈到儿童思维时,提出了一个名词“呆滞的思想”。直指当下教育的弊端。要避免产生“呆滞的思想”,从课程角度而言,要注意两条戒律:1.不可教太多科目。2.所教科目务必透彻。这两条戒律真是说得太到位了。我们不能为了上课而上课,很多老师上数学课只讲数学知识,上语文课只讲语文知识,上英语课只讲英语知识,课程之间是孤立的,单一的,没有联系的。这样教授再多的课程对孩子的成长都没有帮助。昨天在观看2022年新教育实验研讨会的过程中,看到全国各地践行新教育的一线老师们的叙事汇报,深有感触。河南贞元学校石老师汇报的科学课,就别具一格。科学课与诗歌联系在一起,孩子们在学习科学过程中,把某种动植物的特点通过诗歌表现出来,再辅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把它们之间的联系展现出来,老师还指导学生写科学小论文,如在学习人体器官这一节时,孩子们就写出了《干饭人的重要武器——胃》、《沉默的脏器——肝胆胰》等新颖、活泼的文章。你看,科学课让石老师上出了新的高度,这就是学科阅读,学科写作。
三、知识贵在运用于当下。这一节主要是讲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怀特海高度重视当下生活的重要性,他认为:“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生活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归宿。一切学习应该指向生活。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的目的最终将指向生活,所以陶行知提出“学校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学做合一”是非常有道理的。为了让孩子走向生活时不至于呆滞,我们学校是否可以做得更好呢?我们老师除了在教学知识的同时,是不是还可以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呢?帕夫雷什中学的孩子上半天学习知识,下半天劳动,他们让孩子们去观察大自然,去种植葡萄,去做自己喜欢的劳动,劳动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在劳动中,当知识的运用达到自动化时,智慧就产生了。
四、教育要培养有风格的人。怀特海认为:教育应该培养专业人士,风格是一种成熟的专业反应模式,风格的背后是一种生命力,是一种个性化的智慧。这种智慧是学生学习到的最有用的东西。
郝老师对《教育的目的》的解读令人豁然开朗,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作为一名老师,我们的课堂中心,应该是一个问题的提出、理解及解决的过程。教学不是重复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而是重现这个知识发现的过程。是重新经历,经历原初的困惑与探索,以及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