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位老师的TED演讲分享
1.陈奕阳的“把孩子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培养”
我们要认识自己,发现要从全方面,从此得知了解孩子不只是学习,更要从全方位去了解。每个孩子,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都去一座巨大的宝库,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2.施亭的“深度学习共同体”的反思和分享
二、“基于语文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理解”的讲座
语文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文本,但每一篇文本都是一个生活的世界,都需要了解、学习。
例如:在我们的口语交际中,学习倾听、应对、表达。
语文教师需要做好以下三点:
1.持续激发孩子的兴趣
2.教授阅读的方法
3.不断好书推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前提,学习的关键。
在具体的情境中,语言能有效的运用。
例如:饥饿的人看见那十五月亮,那就是具体的情景中。
高楼表达怀想和幽怨。
悄悄表达情感。
回望传统,每一个字、词,都有不同的意义。(我们也可以自己)
捕捉到文本的微小之处。
为什么一元钱呢?
文本内容的排版也是有顺序的,口罩的大,围巾的高,袜子的多。
三、公开课例——林莘校长《妈妈,你好吗》
教学过程
(一)、语言导入
(二)、8分钟的自由朗读时间(开启新的发现的阅读之旅)
林莘老师认真的观察每一组的学生,而我观察的学生呢?黄瑞刚开始他偷看同桌、伙伴,为做点“小坏事”而窃喜,未有人搭理他,无聊中,才开始在文章中随意的写写画画。
1、小组讨论与分享(四人为一组)
(1).发表自己产生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边听边思考,了解别人的想法和根据点,发生碰撞的火花,用自己的话诉说想法。
黄瑞同学和同桌都能积极主动的分享自己的想法,能倾听同学的想法,给予回应和夸奖“嗯,不错”,林莘老师提醒,四人为一组,也能在主导地位,没有开始发表,便说,“陈世杰你先说,大将军,大将军,先说”,认真倾听并给予鼓励的话语“嗯~”,又说,“林志林,你是班长。”倾听并给予回应,又叫另外一位同学说,这个同学有点羞涩,那他自己就来说,最后刚轮到那位同学时,讨论的时间就结束了。
我从他们的脸上表情和肢体的动作上来说,还是意犹未尽的。
2、小组汇报交流
(1).轮流每小组汇报一点,换人汇报。
(2).林莘老师不断用语言和动作给予学生肯定;(点头嗯~。把倾听的内容记录下来)不断地提醒同学们的倾听。(竖起耳朵,倾听哦~认真倾听。倾听很重要。继续倾听,发现后面的秘密哦~)
(3).遇到不敢举手的同学,老师说,林老师,刚刚有偷偷听到呦。
3、总结第一节阅读,借助同伴的想法,碰撞出新的火花。
(三)、聚焦重点自然段
1.小组交流
2.小组汇报,随意接,相同语句的不同的想法。
3.产生核心问题:妈妈为什么没有惩罚我,还安慰我了呢?
4.小组讨论,联系生活读文本,找原因和依据。
5.小组汇报
6.产生核心问题:妈妈到底是爱我的,还是讨厌我的?
7.讨论,汇报
(四)、总结
四、课例研究
1.从教师的角度阐述
2.从观察的学生的角度阐述
3.林莘老师解答
五、主题讲座:学科单元设计
六、单元备课与设计《威尼斯的小艇》
经过今天的学习,感觉好像第一天的问题都得到了解惑,都明白了,但又感觉好像什么没有弄懂?珍惜明天最好一天的学习。